網站首頁 趣味美術 生活小製作 兒童製作 親子互動 陶藝製作 傳統手工 民間手藝 歲月綻放 創意與設計
當前位置:興趣製作網 > 民間手藝 > 拓印

將順德德勝河沿江的工業遺產轉換爲文化產業集羣的建議

欄目: 拓印 / 發佈於: / 人氣:4.65K
將順德德勝河沿江的工業遺產轉換爲文化產業集羣的建議

2010-11-15 08:32:55|分類:批評|字號訂閱

羅靈
2009.7.21
郵箱:

將順德德勝河沿江的工業遺產轉換爲文化產業集羣的建議
前言
德勝河沿江兩岸尚存三、四千米長的工業遺產街景,古老的街道與美麗的德勝河形成了互爲輝映的文化長廊,如果將這些工業遺產保護起來,並以此爲依託,緊扣順德的本土文化,將工業遺產的功能轉換爲:順德家電博物館羣、收藏家博物館、家電主題公園、廣東雙年展區、清暉園附園、當代藝術家工作區、傢俱古董街,順峯美食區、香雲紗基地、嶺南酒吧街、畫廊街、文天祥紀念館、木刻版畫博物館等等。打造出一個真正具有嶺南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這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關於“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弘揚中華優勢傳統文化和嶺南特色文化”的精神相吻合。
本建議在研究順德本土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國務院出臺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文化產業振興與發展》的精神作爲指導來提出廣東文化產業發展的創意思路。“建議”以順德德勝河工業遺產的改造爲突破口,將其功能進行轉換,使其過去的生產作用轉化爲文化空間,並依據順德目前的工業基礎和傳統文化基礎進行有效的融合,提出出一個文化產業集羣的概念,如果這個設想按照廣東省政府提出“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思想能夠實施,無可非議,她將爲提升廣東的整體競爭力而做出重要的示範作用!
一、德勝河沿江工業遺產的現狀
德勝河左岸的工業遺產的建築羣大部分始建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距今已有六七十年的歷史,其中有些居民建築羣更早,成爲沿江一帶既富有歷史文化資源同時具備視覺效果的工業遺產區。這一帶建築羣至今之所以保存完好,這與順德政府早期制定爲保護水廠下游的水源以及抗災防洪,將這一帶區域列爲非商業用地,因此纔有至今在順德難看到的較爲完整老建築街景存在。
2007年,順德區爲保護水源,將建築羣內的工業企業全部遷走,準備將堤外建築全部拆除,詳見《順德區人民政府關於清理容桂一級水源保護區堤外排污企業的通告(順府發[2007]43號文件)》,本人在此期間通過各種渠道向順德政府信訪,建議將老工業建築羣保留並發展成爲文化產業創意園,這樣既保護水源又發展了文化。
2008年,順德區政府採納本人的建議,並由區文體局召開了一個由十所大學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研討會,研討會的主題是“地方性語境與城市再生的文化策略”,所有專家意見一一致是保留這些老建築,至於保留後的功能轉換,專家各抒己見。2008年,順德區的意見是同意專家們保留工業遺產的建議,並將其改造成爲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園進行招標。
2009年原來由區文體局處理的事件轉化爲由容桂街道辦事處來處理,至今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園並沒有成立,2009年5月,容桂街道辦事處已將東堤路1-8號迅速拆除,將周圍的土地賣給某房地產,按其規劃,沿江工業遺產大部分將有可能全部拆除。
因此本人再次呼籲保留這些工業遺產!之所以要保留這些工業遺產,其主要目的是這片工業遺產如果轉換其使用功能,它很可能爲廣東創造未來,帶來新的產業模式,爲廣東的未來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歷史轉機。可以真正的貫穿落實國務院關於《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精神“以新一輪解放思想帶動新一輪改革開放、以新一輪改革開放帶動新一輪大發展”
圖1沿江工業區的一段
二、沿江工業遺產轉化爲文化產業創意基地由來:
2006年本人在工農路十六號成立個人創作工作室,在此期間,許多專家和學者來此考察,對這一帶風景區讚不絕口,2007年廣東省宣傳部副部長顧作義親自來工作室視察,同樣給予高度評價;南方都市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都做過大量的報道,籍希望於將沿江工業遺產轉化爲廣東省第一個當代文化的產業區,2008年由廣東青年藝術家請民間商人贊助,先後舉辦了第一屆當代藝術展活動,受到藝術界的高度評價,大家一致認爲順德具備發展當代文化產業的條件和基礎,國際上瑞士銀行執行董事長ds來工農路考察後,驚歎不已,表示願意成爲廣東的當代文化提供國際文化資源。因此,將工農路一帶的工廠空間改造成爲廣東省的當代藝術展示空間,每兩年舉行一次順德當代藝術雙年展,這樣可以將廣東的文化產業帶上一個國際平臺。
2009年6月,由我們三四個青年藝術家湊齊三萬多元,創辦了“視覺就是經濟,當代藝術活動第二回展”引來了國內外很多藝術家參展和參觀。當時“東莞時報”記者來採訪,他激動的說像這樣的展覽平時只能在廣東美術館才能看到,在上海和北京才能看到。當代藝術出現在順德是奇蹟,單憑這一點,順德能舉辦這樣前衛作品展,充分說明順德現在的思考方向是未來!如果能堅持下去,毫無疑義順德工業製造業的城市地位只會越來越受到尊重!(圖2)
此次展覽很多專業觀衆反應很強烈,甚至有專家建議,如果辦成一個像“威尼斯雙年展”的當代藝術展,若干年後,順德將與歐洲的許多著名城市並駕齊驅。1893年,威尼斯市議會通過一項決議,決定策劃一個意大利的藝術雙年展,他的發起人正是當時的市長裏卡多﹒塞瓦提可,1894年4月22日第一界威尼斯雙年展拉開了帷幕,1895年4月30日,第一屆威尼斯雙年展開幕,並吸引了兩萬多名參觀者,現在威尼斯雙年展成爲全世界藝術家展現自己創作的大舞臺,威尼斯電影節是威尼斯雙年展的一部分,而威尼斯雙年展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並稱爲世界三大藝術展,其中威尼斯雙年展被喻爲藝術界的嘉年華盛會,很多參加威尼斯的藝術家認爲,順德容桂德勝河沿江工業區的硬件環境的展覽場地遠勝於威尼斯,如果廣東政府將其定爲一個文化產業的項目,他的意義將遠勝於建一個沿江風景區,他將把廣東地位的推向全球,獲得全世界人的尊重,得到的遠遠不是簡單的用經濟指標可以衡量的效果。它是廣東歷史發展過程對文化產業經濟模式新的創新!
圖2《東莞時報》以當代藝術的順德模式大面積報道
三、容桂沿江工業遺產轉換爲文化產業集羣是廣東現代文化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順德容桂沿江工業遺產雖然已經失去過去的生產功能,但如果利用其優勢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人文歷史環境轉換成一個文化產業集羣,在“綱要”第三項“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中第四點“改造傳統優勢產業”也重點要求產業規劃中“做大產業集羣”,這種文化產業集羣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遠勝於建一片房地產。當然這裏的文化產業集羣的核心理念是在順德本土現有的產業或文化基礎上來構建,而不是盲目的移植和仿效。它是圍繞一條或一組產業鏈、價值鏈的企業羣來發展,即互爲上下游,互爲生產性服務,緊貼現有的文化產業資源和文化現象,而不是人造的集羣,只是對現有現象或資源注入產業運作模式或者進行產業升級;圍繞着順德的家電基地、傢俱基地、武術之鄉、香雲紗基地等等建立小型專業博物館,估計有三四十家,它可以帶動順德的旅遊產業;利用沿江工業遺產風景區建立當代文化產業區,包括當代繪畫、影像、攝像、時尚媒體、工業設計與創意產業等等,可以發展當代的新的文化工業,同時也帶動了就業;依據順德的清暉園建築風格,開發中國嶺南水鄉特色新概念房產羣;在中國家電之都的基礎上,搞世界最大的家電主題公園,在順德美食的資源上建嶺南美食園,等等這些都是依託在本土現有的資源條件上構建的文化產業,每一個單元與單元之間互存關係,它的生命力核心就在於其地方性和區域性,具有不可複製的特徵。依據本人的構想如(圖3),可以將工業遺產區轉換爲:順峯美食區、順德家電博物館羣、收藏家博物館、傢俱古董街、當代藝術家工作區,廣東雙年展區、清暉園附園、香雲紗基地、嶺南酒吧街、家電主題公園、畫廊街、文天祥紀念館、木刻版畫博物館等等。本人的設想正好與國務院最近通過《文化產業振興與規劃》中的“統籌規劃,加快建設一批產業示範基地,發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羣”思想相符。以下本人僅選其中的幾項重點描述:
圖3規劃平面圖
1.成立廣東第一個當代文化產業基地
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是中國的一個經濟大省,也是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的一個大省,廣東的製造業風靡全球,隨着經濟的迅猛發展,廣東在城市的進程中卻忽略了與工業相匹配的文化藝術的推進,而同類兄弟城市例如上海、北京、長沙、成都分別在發展中打造自己的城市身份:上海是時尚之都、長沙被譽爲文化之都、成都是休閒之都等等。而實際上,世界上一些工業製造業十分發達的國家,把工業文化的推廣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來奠定其工業製造的權力標準,也就是說他們推廣工業實力的軟力量。上世紀60至70年代,後來迅速發展起來的工業國家:例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卻曾都想把自己首府變成創意設計之都,傾盡全力發展工業設計產業。而歐洲一些國家例如意大利的米蘭、威尼斯、德國的卡塞爾、科隆、柏林等極力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今天看來,工業文化產業的標準恰恰是被這些國家掌握,今天回顧廣東的工業發展,如果仍不能將當代文化發展起來,仍不能將文化融到我們的工業製造,仍不能創造自己的新型文化,未來我們製造的產品還能令人尊敬嗎?
相反,如果將順德的容桂變成一個亞洲最大當代藝術基地,每年舉辦一次國際工業創意設計展,每兩年舉辦一次順德當代藝術雙年展,使其與日本橫濱雙年展,香港當代藝術展,臺灣高雄當代藝術展並駕齊驅。毫無疑義,廣東的發展潛力將遠勝於以上城市這些展覽。
首先順德有得天獨厚展覽場地和環境,以上城市的展覽僅限於一個美術館或展覽館,而順德是整個一個沿江工業區,給參展藝術家有極大發展空間;其次廣東是當代藝術近幾年來全國發展水平最好最快的地方,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規劃中“按照城鄉規劃一體化、產業佈局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的總體要求,着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率先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而實際上廣州與順德已經達到城鄉一體化,再加之廣佛同城化,順德在地理和空間概念上幾乎是廣州的消費版圖,也就是說離廣州市中心“30分鐘”之內的車程範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廣州文化消費的延伸;隨着“珠三角”將會更進一步理清思路並抱團取暖,在世界版圖中縱橫擺闔,併成爲全球城市羣新的一極,珠江三角洲也將統一戰線聯合打造城市間的“黃金走廊”將成爲亞洲乃至世界的核心地帶。實際上珠江三角洲去年的GDP總量已經超過東南亞很多國家,順德作爲珠三角的中心地帶來打造文化消費場所是有他的絕對優勢的。
再者廣東美術館創造的當代藝術三年展、攝影雙年展、廣東青年展是中國乃至亞洲首屈一指的品牌,在藝術領域內有着極高的地位。並且廣東青年當代藝術家極其活躍,主要是廣東缺乏展示的平臺而已;再者廣東畢竟是最先在全國富裕起來的城市,有着自由市場和開放的心態,有着發展當代藝術的經濟基礎,而面對香港、澳門這些國際大都市,自然有發展當代藝術的國際資源。
再加之順德民營工業發展是全國之首,珠三角是全球製造業最大的基地之一,產業信息十分發達。況且相對於其它城市,順德人對文化藝術追求達到了一定的層次,因此發展起來必然很快。
2.在順德建立中國第一個中小型、專業型民營企業博物館羣
工農路江邊老工業區一部分用來改造成順德民營企業的博物館,像電風扇、電飯鍋、燃氣具等,估計有三十來家,規模不大,但各具特色,可以從世界各地蒐集和材料,每個產品都是從低級到上一級原始產品的呈現,並配有各式各樣的說明資料。此外一部分改造爲收藏家的博物館,順德有很多的收藏家,例如照相器材、香菸、油畫、古典傢俱、瓷器、木刻版面等等,還有一部分設立爲藝術家的工作室等等,這樣固定的展覽與活動的展覽集於一體,它不完是像“798”那樣純粹的藝術區。將他們重新規劃,建立一些專業型,中小型的博物館,來展示和陳列順德民營企業發展的文獻歷程,既可以彰顯順德製造業的發展創業歷史,同時也顯示出民營企業創造軟實力的信心。假如將來任何一個國家的學府要研究中國電器的發展過程,必須要到此來考察或提取資料,那麼順德製造業的標準和文化就可以奠定在歷史教科書上。同樣博物館恰恰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它是獲取工業製造標準和權力的象徵,德國西門子電器在推廣其電器產品,無時不刻告訴他的消費者1847年就是生產出第一臺洗衣機,而寶馬奔馳也同樣會將他的百年製造歷史寫在他的說明書上,旨在教育全球消費者,他們的文化是深厚的,以此來提高其產品的附加價值。
例如德國魯爾區有200多個博物館,它們致力於保存和弘揚本地區在美術、經濟、考古及文化等方面的歷史。埃森市當選爲2010年歐洲文化之都(culturalcityofEurope)每年歐盟都從其成員國中評選出一個文化之都,以促進文化、城市旅遊以及歐洲的整合。位於波鴻(Bochum)的德國礦產博物館(theGermanMillingMuseum)是全球同類主題博物館中最大的一家。在半世紀以前該地區仍然擁有260000名礦工。這裏還有許多現代藝術博物館:多特蒙德的東牆博物館(theMuseumamOstwall)收藏德國表現派畫家的作品,杜伊斯堡(Duisburg)的wilhelmLembruck博物館專門收藏全球20世紀的雕塑作品,埃森的福克望博物館(theMuseumFolkwang)將於2010年迎來一座造價超過5500萬歐元的新建築,它是由英國著名建築師大衛,齊帕菲爾德(DavidChipperfield)進行設計,由克虜伯基金會(KruppFoundalioil)提供贊助;位於波特洛普(Bottrop)的Quadrat博物館,專門收藏著名包豪斯學派藝術家約瑟夫.艾伯斯(JosefAlbers)的作品,他於1888年出生于波特洛普市並被授予榮譽市民的稱號;還有Kappersmiihlc博物館,作爲一個新型現代藝術博物館,它位於重建後的杜伊斯堡港,以前是一個糧倉,現在主要展覽私人收藏的現代藝術品,曾舉行過兩次現代中國藝術品精美展覽。
魯爾區的其他博物館還包括位於奧伯豪森(Oberhausen)的煤氣罐(Gasometer)博物館。1990年以前,這裏曾經設置巨型煤氣儲罐供應周邊鋼鐵廠,現在成爲展示一些特殊項目的不同尋常的空間。比如關於足球歷史的展覽;以及1999年由Jeanne和Christo舉辦的展覽,這個命名爲“牆”(TheWall)的展覽由13000個油桶組裝而成。
魯爾博物館(Ruhrmuseum)坐落在一個改建過的洗煤工廠中,由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ReinKohlhaas)設計,2007年下半年將在埃森的關稅同盟礦區(ZecheZollverein)舊址地區重新開放,它將成爲地區工業化歷史的紀念碑。這裏還有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設計中心(theNorthRhine-WestphaliaDesignCentre——德國現代設計的綜合陳列室。
在過去的10年中,在埃姆歇公園國際建築展的推動下,魯爾區大大小小的工業建築.包括19世紀末期或20世紀上半期的鋼鐵廠、生產基地、煤礦建築物被改造成爲各種文化活動的場所。例如,波鴻的世紀會堂(Jahrhunderthalle),曾是德國軍火製造商克虜伯(Krupp)二戰期間生產武器的地方,現在已經成爲波鴻交響樂團的駐地;在杜伊斯堡,在原來擁有衆多鋼鐵廠的區域範圍內修建了兩個劇院,一個將原來的熔爐工廠改造爲露天演出場地.另一座工業建築被改造爲表演現代戲劇的劇院;“DortmunderUnion”以前是多特蒙德市一家靠近火車站的釀酒廠,也將被打造成爲一個附屬於柏林國家美術館的藝術博物館。許多其他的傳統工業基地,成爲了音樂演奏舞臺、雕塑和大地藝術的演示場所,或者爲當地和地區性團體的各種文化和娛樂活動提供表演空間。
在魯爾區,有200多個年度、雙年度或者三年度的文化活動,吸引着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參觀者和旅遊者。其中著名的活動有
雷克林豪森市(Recklinghausen)一年一度的魯爾文藝會演(Ruhrfestspiele),二戰末期由德國工會創立,旨在爲當地的工人提供文化演出。傳說在1946年的冬天,一羣從漢堡來的演員爲了給自己的劇院搞到煤來到魯爾區,作爲回報他們做了一場免費的戲劇表演,後來逐漸演變爲這個文藝會演的口號——“煤爲藝術,藝術爲煤”(KohleforKunst,KunstfiirKohle)。
奧伯豪森市一年一度的德國短片節(GermanShortFilmFestival).到2007年已舉辦了53屆,它是新德國電影(NewGermanfilm)的誕生地。
魯爾河畔的工業小城維騰{Witten),因舉辦一年一度的維騰新音樂節(WittenerTageforNeueMusik)而引以爲豪,目前它已成爲現代室內樂的年度慶典。
“魯爾區百老匯”作爲衆多劇院的聚集地,上演各種歌舞劇,如韋伯(AndrewLloydWebber)頗受歡迎的音樂劇“星光列車”(StarlightExppress),該劇每天在波鴻市上演,自1988年以來已吸引超過1100萬的觀衆。
魯爾鋼琴節(theKlavierFestivalRuhr),是InitiativkreisRullrgebie於1996年創立的年度國際鋼琴節。
魯爾音樂節(theRUHR-Triennale)是國際著名的表演藝術節,創立於2002年。它起初的目的是爲了利用魯爾區具有吸引力的紀念性工業構築物,現在已經轉變爲引人矚目的音樂、戲劇和舞蹈等大型表演活動。其核心概念是創新(Kreatione),超越流派並尋求與個體場所的對話。以前的機械廠房和焦炭工廠見證了戲劇、歌劇、美術、流行音樂、爵士樂和音樂會等領域在全球範圍內的創新發展。
投資文化創意產業:一種生存策略,魯爾區的例子表明,在創新精神及公共部門主導的政策作用下,一個傳統的工業地區可以通過文化及文化產業的發展實現轉型並煥發生機。這種轉型需要一個開明的、有創新精神的和有膽識的公共部門,並且願意投入相當數目的公共資金,否則將很難在大都市以外的其他地區推動市場的發展。只有具有遠見卓識的公共部門,才能超越經濟短視,並且戰略性地投資於這類軟性公共基礎設施。即使土地所有人和房地產部門並不情願投資文化和抽象概念,而寧可僅投資於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傳統的地區結構改革途徑,如修建道路或科技園等,最終他們仍將從中受益文化和文化產業,能夠爲受教育者、熟練工人以及努力工作的人提供工作機會。對於那些在技術變革和全球化進程中處於不利區位的地區而言,文化是改善地區生活質量的根本途徑。投資於文化創意產業將是傳統工業地區及其居民的一種生存策略。
3.建立中國第一個家電主題公園
以德勝河岸以西,還有大片的空地,可以建十幾幢新式的樓盤,都是以電器產品外形作爲依據,2008年我看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展的時候,有個作品就是將一臺彩電剖面切開,從背面看十分奇特,利用這種複雜的結構效果讓消費者可以在裏面玩樂和消費,這叫做娛樂經濟。甚至可以根據旅遊者的愛好自己可以動手組裝各式各樣的家電,叫做“DIY”,可以稱爲體驗經濟,整個電器娛樂城集遊戲、體驗、娛樂於一體,讓人目不暇接,就像迪斯尼樂園一樣,只是消費者在玩的時候同時也記住了這座城市的功能,這或許是世界最大的娛樂新興文化產業。這樣一個工業文化主題公園,一幢幢大樓就是一個個產品,例如,冰箱,微波爐、然後在上面設置一些好玩的東西,比如建一幢五六層的大樓,外觀像一個冰箱,裏面的冰箱的結構進行佈局,每個空間都有好玩的東西,可以享受到零下四十度到零度不同的體驗空間,比如有南極,北極世界,有滑冰和溜冰場,這樣南方的人可以順德體驗到北方的氣候,這要比各個地方搞微觀的世界大觀和世界之窗要好得多,同時,旅遊的人來此地之後,會對順德生產很好的印象,對順德的冰箱製造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它既是順德工業品牌的無形營銷,同時也發展了順德的旅遊產業。
例如美國迪斯尼公司無疑是全球文化產業運作的成功典範。在其歡樂文化的背後,是一個產業不斷髮展、擴充、升級的商業運作體系。從一個繪製卡通形象的手工作坊起家,逐步將經營從單一製作延伸到銷售電影、動畫片,開發、出售專利卡通形象產品,經營迪斯尼主題樂園、購買電視頻道等領域,形成了緊扣市場的巨大生產鏈,造就了擁有極佳品牌和年銷售額220億美元的大型跨國公司,也帶動了一個席捲全球的龐大產業。據稱,全球僅動漫產業的年產值已趨近5000億美元。
因而我們可以再工業主題公園的硬件基礎推出一系列的延伸文化活動產品,比如“冰箱國際文化節”“家電休閒節”等等,在此文化活動上延伸一些電影卡通動畫片等,將原來本來沒有生命的東西可以人性化,例如美國好萊塢電影“變形金剛”實際講的就是汽車這個產品而已。當然我們也可以將珠三角生產的產品設計到一個國際故事,例如:一個整體廚房某個家電是一個外星人變的精靈等等之類與我們人類發生關係,那麼這一切就變活啦!同樣我們可以灌入東方的觀念和文化,那麼這個關於工業主題公園一樣也可以發展起來。
4.開發清暉園附園,建第一個古典人文房產區
清暉園始建於明代,是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凝集了嶺南水鄉建築特色,除了歷史名人留跡於清暉園外,在近代詩人郭沫若、改革開放設計師鄧小平等也曾到訪清暉園。
德勝河左岸的對面是馬崗,以江岸造船廠爲軸中心,它的左邊是現已建成的“南方醫科大學順德分校區”,而右邊是有近百年曆史的順德糖廠,中間有一座小山,據說是文天祥後裔的居住區,山右側是順德區正在規劃的版畫之鄉,明清時期廣東的木刻印刷在這裏相當興盛。如果圍繞着馬崗山開闢一塊地做房地產開發,其建築風格應以順德“清暉園”爲園林樣式,建一個既具有嶺南水鄉風格,同進也具有中國古典文化的新建築羣,作爲廣東建築文化藝術的典型代表,像這樣依山伴水,後面是順德博物館,江對面是藝術區,左邊也是名校,右邊也是廣東有名的工業遺產的整體文化房產區,至今很少見,必然有着獨具一格的賣點,同時也將推動中國地產以“當地文化”爲概念和特徵新一輪創新中。
圖4具有古典文化新概念建築羣參考圖
5.將順德老絲廠變爲香雲紗生產基地,申請建第一個“國服”基地
順德繅絲業從宋代開始就聞名於世,據《順德縣誌》等記載,早在宋代,龍江龍村堡和龍山堡山富村已興起桑蠶種養業,明清《廣東通志》記載,明樂年四年(1406年)龍山土絲年納稅25兩(每擔士絲稅很6錢)白銀,充分說明當時桑蠶生產已有,龍江出產的象眼綢“五階”柳葉等產業列爲貢品。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順德全縣桑面積達到159094畝,到民國18年,順德絲廠99間,絲車4.8萬萬車輛,建國後,順德年產土絲,一度超過150噸,1970年達到1620噸,直到改革開放後,順德的蠶絲業日趨萎縮。此外順德繅絲業發展的基礎上,順德人利用絲綢用本地河泥與山薯類植物加工,經過“三洗九蒸十八曬”製成的特殊面料“香雲紗”該面料涼爽宜人,易洗易幹,色深耐髒,沈廷芳《乾隆廣州府志》記載,“佛山絲綢之精,金陵蘇杭不及也”。香雲紗是佛山絲綢的傳統精品,而順德桂洲紅旗工業區仍存在五十畝風景秀麗,依山伴水的順德繅絲廠,現作爲工業遺產保留,也依靠在德勝河左岸。如果將“香雲紗”面料設計整套時尚經典中國服裝,時期成爲未來之“國服”,因其面料稀少,再加之需手工操作,可以形成具有中國文化的傳統品牌,也就是中國的奢侈品,此廠經過改造後可以分爲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爲中國文化的傳統品牌,也就是中國的成品的展示館,第二部分“香雲紗”是中國服的生產基地,第三部分,廣東繅絲博物館。這樣遊客既可以參觀香雲紗的製作過程,也可以在時尚館請設計師用香雲紗面料爲自己設計服裝,同時也可以去展示館看到香雲紗時裝及表演,在這裏可以享受到嶺南服裝的文化。
圖5香雲紗生產現場
6.以順峯山莊爲中心,建順德特色的美食主題公園
在德勝河的北邊,105國道的右側是順峯山莊,可稱謂順德美食“粵菜”的老字號,
順峯山莊分店在世界各地都有,爲了品嚐到美味的順德菜,港澳地區的遊客甚至專門組成美食團前往順德“搵食”;而在首都北京,來自順德的“順峯山莊”被視爲高檔食府的最佳去處,在京城食家中就流傳着“吃海鮮,到順峯”這樣一句話,其中“清蒸蘇眉”這道高檔粵菜更成爲國宴中頻頻出場的菜式。如果圍繞其開發一片順峯美食區,爲來此旅遊的人提供真正的飲食消費,毫無疑義又是另外一道風景。
圖6順峯山莊
四、效益
利用順德的工業遺產爲創意導線,開發文化主題的消費場所,集博物館、藝術、服裝、房地產、美食、主題公園、古傢俱、展覽、酒吧等爲一體的順德整體文化圈,他既是一種與順德歷史有關的大文化現象,同時又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據估算,如果整體性的開發完成,它每年爲順德創造有形的經濟至少在1000億以上的GDP,(相當於順德現有工農業總產值的三成),無形的經濟是將順德推向中國的名牌城市的坐列。正因爲如此,它至少要解決上十萬人就業的問題,而且是永不衰落的經濟模式。如果按照這種模式來發展廣東的當代經濟和實行廣東的產業轉型,毫無疑義廣東在創新資源上爲中國經濟的第三次革命再次提供新的模板!使珠三角真正的成爲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真正實現“廣東製造”向“廣東創造”轉變!
五、結束語
文化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必需,藝術是生活一種標準和方式,文化和藝術是我們未來生活的指向,也就是說由於這種指向將帶來未來產業的方式。經濟發展史告訴我們:世界經濟由農業產業轉向工業產業最終由文化產業而接替最後的一棒。若干年後,當工業生產達到頂峯,隨着發展中國家的迅速壯大,由於產業飽和的原因工業經濟必然還會遭遇到一輪又一輪經濟危機和經營風暴的洗禮!或許我們現在就應該居安思危,預見未來,爲未來的生活方式和產業模式做前所未有的探索!如果試想,現在的歐洲假如剝去他們的各類藝術文化,剝掉一年又一年重複的足球賽事,那麼歐洲人必然生活在由於工業蕭條、失業衆多帶來的惶恐之中,世界還會如此安寧嗎?

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磨合讓我讀懂很多生活的語言,風雖改變了方向,卻沒有改變我的行程-----

來源網址:_感謝獨茂蘭石授權轉載,再轉請保留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