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趣味美術 生活小製作 兒童製作 親子互動 陶藝製作 傳統手工 民間手藝 歲月綻放 創意與設計
當前位置:興趣製作網 > 民間手藝 > 風箏

風箏的起源與歷史

欄目: 風箏 / 發佈於: / 人氣:2.93W

風箏的起源與歷史

中國風箏有悠久的歷史,據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揹着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這些說明,中國風箏的歷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中國從唐朝開始,風箏逐漸變成玩具。到了晚唐,風箏上已有用絲條或竹笛作成的響器,風吹聲鳴,因而有了“風箏”的名字。也有人說“風箏”這名字起源於五代,從李鄴用紙糊風箏,並在它上面裝竹笛開始。
中國到了宋朝,風箏已有很大發展,品種增加,性能提高與人民生活發生了密切的聯繫。如“武林;日事”中記有/少年郎競放紙鴦,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線絕者爲負/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蘇漢臣的“百子圖”中也都有放風箏的場面。明朝畫家徐渭寫過很多與風箏有關的詩,如“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鴦。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經放鷂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遊春馬,閒看兒童斷線時。”到了清朝,玩風箏之風更盛。傳說慈禧叫大監跑到天津找“風箏魏”給他扎過一個“壽星老騎仙鶴”風箏玩。現在故宮裏還藏着三隻傅儀玩過的大風箏。
中國曹雪芹在“紅樓夢”70回中生動地描寫了大觀園中姐妹們放螃蟹、美人、大魚、編蝠、鳳凰、沙燕等各種風箏的情景。可以說,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這時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中國從唐宋開始,中國風箏向世界流傳,先是朝鮮、日本、馬來亞等東南亞國家,然後傳到歐洲和美洲等地。在歐洲產業革命形勢的影響下,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那裏向着飛行器發展,經過英國的凱利,澳大利亞的哈格瑞夫和德國的李林達爾等人,最後在美國由萊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載人成功飛行的飛機。

中國因此,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裏掛着一隻中國風箏,在它邊上寫着:“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風箏的起源與歷史 第2張


風箏的傳說

關於風箏的起源,大體有三種傳說。一是斗笠、樹葉說;二是帆船、帳篷說;三是飛鳥說。但就風箏起源於中國的結論,則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

斗笠、樹葉說:

斗笠是一種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當人類由漁獵轉爲耕作時就開始使用,特別在熱帶亞熱帶是必不可少的,那時的斗笠製作很簡單,繫繩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軟的樹皮纖維。據說有一農夫正在耕作時,忽然狂風大作,捲起了他的斗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抓住繫繩。恰巧這繫繩很長,斗笠便象風箏一樣在空中飛行。農夫覺得非常有趣,以後便經常給村民放斗笠,後來演變成放風箏。

樹葉說來自於中國南方一帶。據說古時候人們對風捲樹葉滿天飛的現象十分崇拜,便用麻絲等拴樹葉放着玩,逐漸演變成放風箏活動。中國臺灣的高山族、海南島的黎族人,早些時候就是用麪包樹的葉子做風箏。

帆船、帳篷說:

人類使用木舟的歷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於生產。後來又有了帆船。傳說禹時船上已有了風帆。帆是藉助風力的機械,人們便 仿照帆的原理,紮起風箏放飛。還有人說,風箏起源於北方的帳篷,最早的風箏是人們模仿大風颳起帳篷在空中飄揚的現象製造出來的,之後逐步演變成了一種遊樂活動。

飛鳥說:

從目前的歷史記載和發現的古代風箏看,其結構、形狀、扎繪技術等,一個突出的標誌就是以鳥的形狀多。因而得出結論:最初的風箏問世,是受飛鳥的啓發,模仿飛鳥而製造並以飛鳥命名的。人們崇尚飛鳥、熱愛飛鳥、模擬飛鳥而製作風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風箏因此而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史料記載:

中國最早的風箏是有古代的科學家墨翟製造的。據中國的史料《韓非子 外儲說》載: 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爲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風箏的起源與歷史 第3張


風箏的演進

1、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有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其學生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爲今日多線風箏。

2、十三世紀時,義大利可波羅自中返歐後,始傳到世界各地。
3、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爲戲、後於鳶首以竹爲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4、古代風箏,曾被用於軍事上之偵察工具外,更進行測距、越險、載人的歷史記載。
5、南北朝-風箏曾是被作爲通訊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時,侯景圍臺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結果被射落而敗,臺城淪陷,梁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
6、北 齊-文宣帝高洋,將人綁上翅膀,令人從高塔跳下摔死,名爲「生」。
7、漢 朝-楚漢相爭,韓信曾令人製作大型風箏,並裝置竹哨弓弦,於夜間漂浮楚營,使其發出奇怪聲音,以瓦解楚軍士氣。
8、唐 代-將被用於軍事上的風箏,已漸轉化爲娛樂用途,並於宮庭中出放風箏。
9、宋 代-把放風箏做爲鍛練身體的功能,百姓在清明節時,將風箏放的高而遠,然後將線割斷,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黴氣。
10、明 代-以風箏載炸藥,依「風箏碰」的原理,引爆風箏上的引火線,以達成殺傷敵人之目的。
11、清乾隆-即有雙紙控制風箏詳圖尺寸與解說。
12、日據時代-因軍事的理由禁止放風箏,因爲鮮豔的風箏可傳遞給敵方訊息,並提供飛機轟炸的目標。
13、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曾用特技風箏做活動靶,訓練打靶。

14、1980年,風箏開始廣受喜愛,除原來雙線外,並演變成三線、四線的技術風箏或特技風箏。

風箏的起源與歷史 第4張


風箏的普及:

風箏的普及以紙的普及爲前提。秦漢之時,書寫尚用簡冊,不必說了;魏晉以迄隋隨紙雖在政治、文化及日常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戰亂不斷,社會動盪,人們沒有娛樂的條件和心情,因而也談不到風箏的普及。唐代,隨着社會的穩定和繁榮,造紙技術發達起來,因之風箏亦開始在民間流行。唐·元稹《有鳥二十章·紙鳶》詩:“有鳥有鳥羣紙鳶,因風假勢尚存子牽,去地漸高人眼亂,世人爲爾羽毛全。

風吹繩斷童子走,餘勢尚存猶在天。悉爾一朝還到地,落在深泥誰復憐?”在蔚藍的天空中,紙鳶成羣,上下飛舞,有如羽毛豐滿的真鳥,讓人眼花繚亂,其盛況可以想見。宋代,不但風箏在民間廣泛流傳,就連身爲皇帝的宋徽宗趙佶,也是一個風箏迷,他不但熱心於放風箏,甚至還親自主持編纂了一部有關風箏的專著———《宣和風箏譜》。統治者積極倡導,社會上便形成風氣,這時出現了以專門製作風箏爲職業的工匠和專門放風箏的職業藝人。宋·周密在其《武林舊事》中就記載了兩位放風箏的能手:週三和偏頭。周密未對這兩個人的放飛技藝給予描述,但他卻記下了當時杭州孩童春日放風箏的情景:“橋上少年郎,竟縱紙鳶,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繩絕者爲負。此雖小技,亦有專門。”兒童尚且如此熟練地掌握這些專門的技巧則週三和偏頭能以放風箏享有盛名,其出類拔萃亦可想而知了。


風箏的起源與歷史 第5張

明清之際,是風箏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全國各地不但形成了春日放風箏的民間習俗,而且風箏的形制更爲講究、樣式更爲豐富、扎制技術更爲精湛、美術裝飾更爲賞心悅目。人物風箏,動態傳神,飄飄欲仙;動物風箏,惟妙惟肖,莫辯真僞。


明·張元長《梅花草堂筆談》載:“樑伯龍戲以彩繪作鳳凰,吹入雲端,有異鳥百十拱之,觀者大駭。”“異鳥拱之”或爲誇飾之辭,但逼真的飛鳥風箏,招來“同類”比翼齊飛的事,則是並不鮮見的。清·褚人獲《堅瓠集·廣集》卷四:“近又作女人形,粉面黑鬢,紅衣白裙,入於雲霄,嫋娜莫狀。懸絲於鞭上,輒作悅耳之音。”《紅樓夢》第七十回也寫到“美人風箏”,“寶玉細看了一回,只見這美人做得十分精緻,心中喜歡。”清·李鬥《揚州畫舫錄》卷三十一:“風箏盛於清明,其聲在弓,其力在尾;大者方丈,尾長有至二三丈者。式多長方,呼曰‘板門’;餘以螃蟹、蜈蚣、蝴蝶、青蛙、福字、壽字爲多。次之陳妙常、僧尼會、老駝少、楚霸王及歡天喜地、天下太平之屬,巧極人工。晚或系燈於尾,多至連三連五。”清·恫叟等編《春明採風志》:“紙鳶,常行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結架,作燕飛式,紙糊,繪青藍色,中安提線三根。大者揹着風琴,或太平鑼鼓,以索繞籰(yue)。順風放起,晝系紙條,夜系紅燈,……三尺以上,花樣各別。最奇者,雕與鷹式,一根提線,翱翔空中,遙睹之,逼真也。”從上述記載看,風箏的題材,已由初期的模仿各種飛禽,拓展到了幾乎無所不包的程度。並且,風箏上的“附屬裝置”也有了很大改進,“風琴”、“太平鑼鼓”、“紅燈”等代替了早期的竹笛竹哨,《紅樓夢》裏提到的“送飯的”和“響鞭”,也是這類裝置。這些,無疑使風箏更具魔力,也就難怪清時會出現清明時節“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擔酌摯盒,輪轂四望,各提紙鳶線軸,施放較勝。”(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盛》)的空前盛況了。所謂“施放較勝”,不但比誰的風箏講究、好看,更主要的是比誰的放飛技術更好,如果幾個高手碰到一起,就有好戲看了。他們會使風箏相互絞咬在一起,稱“鬥風箏”,這是最有趣、最吸引人的風箏遊戲了。衆人舉頭仰望,見互相鬥起來的風箏忽分忽合,忽上忽下,或此進而彼退,或彼攻而此守,皆指手劃腳,眉飛色舞;一旦一方鬥敗,被剪斷了拉線,風箏隨風飄去,便會引來一片惋惜、一片歡呼之聲。《紅樓夢》第七十回裏對這種風箏遊戲,有着極爲精彩的描寫,讓人讀之便牢記在心,不能忘懷。


 參考文獻:

1.徐藝乙,《風箏史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2.王連海,《中國民間玩具簡史》,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3.柴茂智,《風箏》,北京出版社

4.麻國鈞,《中國傳統遊戲大全》,農村讀物出版社

5.鄢鋼,《京都一絕》,北京旅遊出版社

6.王冠英,《中國古代民間工藝》,中央黨校出版社

7.任海,《中國古代體育》,商務印書館

8.趙慶偉、朱華忠,《遊戲風情》,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