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趣味美術 生活小製作 兒童製作 親子互動 陶藝製作 傳統手工 民間手藝 歲月綻放 創意與設計
當前位置:興趣製作網 > 傳統手工 > 布藝

民間布藝的歷史沿革

欄目: 布藝 / 發佈於: / 人氣:1.47W

民間布藝的歷史沿革

從養蠶栽棉到紡紗織布,從穿針引線到縫衣置服,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在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文明史中,紡織和服飾是兩朵豔麗奪目的奇葩,所以,與之密切相關的民間布藝活計,它的歷史應該是很悠久了。據考古發現,一萬八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山頂洞人已經使用骨針縫綴獸皮;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人不但會使用骨針,而且會使用捻線和紡輪;而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則出現了麻線和綢片,絲線和絲帶等原始的紡織品,這些都形成了民間布藝及其用品的雛形。我國三千多年的農業社會,不僅樹立了以農爲本的思想,同時也形成了男耕女織的傳統,女子從小學習描花刺繡,紡紗織布,裁衣縫紉等民間布藝活計,在江南一帶尤爲重視。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社會對於女性的要求,夫家對於擇妻的標準,都以“德,言,容,工”等四個方面來衡量之,其中的“工”即爲民間布藝活計。再加上當時手工業高度發展,民間布藝在這個時期才從普遍的意義上真正廣泛的流行起來。

民間布藝的歷史沿革 第2張

作爲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民間布藝活計,在古代的藝術作品中亦有所反映,最膾炙人口的詩賦,莫過於唐朝詩人孟郊的《遊子吟》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千百年來被人們用來勉勵自己知恩圖報的絕妙好詩,同時也描述了慈母爲兒子縫衣納衫做民間布藝的畫面。同是唐代的另一位詩人秦韜玉,一首《貧女》詩,把一位擅長針黹的民間布藝巧手貧家女的閨怨刻畫的淋漓盡致,同時還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感:“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爲他人作嫁衣裳!”在繪畫作品中反映民間布藝圖景的,最早的可追溯到唐代畫家張萱的《搗練圖》;再有河北井陘縣出土的金代墓室中的粉繪《搗練圖》。它們分別再現了宮廷和民間的民間布藝場景。清代畫家任薰所繪的繡花仕女扇面,則展示了一位古代千金小姐以繡房民間布藝爲消遣,養性的奢華生活。另外,有關民間布藝的神話傳說,名人逸事亦不少。戰國時期荀子的《蠶賦》和晉代幹寶《搜神記》中都有蠶神馬頭娘的神話;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有關於織女的傳說;孟母用停機斷織比喻廢學來教育孟子的故事,被漢代的劉向編進了《列女傳》中;元末明初陶宗儀所著《南村輟耕錄》中記載了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的事蹟。   
民間布藝的歷史沿革 第3張

當然,自古以來的民間布藝高手亦是層出不窮。據說三國時期的吳王趙夫人就有“三絕”絕活:可在指間以彩絲織成龍鳳之錦是爲“機絕”;能用針線在方帛之上繡出“五嶽列國”地圖是爲“針絕”;又以膠續絲髮作羅絲輕幔是爲“絲絕”。相傳唐代永貞元年有一奇女子盧眉娘,年僅十四就能在一尺絹上繡七卷《法華經》,字僅粟粒之大,且點劃分明,然品題章句,竟無遺漏。到明代,上海的顧繡出類拔萃,名揚四海,其中的刺繡高手代表人物爲韓希孟。清末民初也有一位較出名的民間布藝刺繡專家沈壽,曾入宮廷傳授繡藝,辦過繡校和民間布藝傳習所,爲了更好的研究刺繡,甚至還東渡日本考察。另有《雪宦繡譜》民間布藝專著出版問世,影響深遠。在服飾方面,登峯造極的服裝恐怕莫過於皇宮貴族的龍袍官服,鳳冠霞帔了。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隨著時光的流逝,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機械化替代了手工活,民間布藝也因此受到很大沖擊,原本小姐丫頭,姑娘太太做民間布藝活計必備的那些民間布藝用具如:剪刀熨斗針線盒,頂針量具繞線板,針拔刮板噴水壺,繡花棚架針線簍等等,都早已淡出人們的生活,退出歷史的舞臺,逐漸被人們遺忘甚至拋棄,而且關於這些民間布藝用品的資料也少有記載,極其難尋。在當今收藏界中,民間布藝用具根本就是雜件中的雜件,不爲人們所重視。

其實,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作爲民間布藝文化的載體,民間布藝用具自有她獨特地魅力。畢竟她伴隨人類文明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而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與各地的民族習俗緊密相連,與深厚的社會文化一脈相承。只要是其他藝術品,日用品上能反映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圖案內容,在民間布藝用具上一樣有反映,特別表現在繞線板上更是如此。近年來,不少中外有識之士獨具慧眼,對於中國民間布藝用具情有獨鍾,爭相收藏。有人把美輪美奐的古代服裝懸掛起來作電視牆背景,大氣非常;也有人把精美絕倫的繡品裝裱起來裝飾客廳書房,別具一格;還有人把寓意吉祥的繞線板收在針線簍裏置於案几,發思古之憂情。中國民間布藝集觀賞價值和實用功能於一體,深得中外民間布藝愛好收藏者的青睞。已經遠離人們日常生活的民間布藝用具,又通過收藏領域漸漸回到我們身邊,她不僅喚起了我們對於中國民間布藝久違的回憶,遲到的欣賞,更喚起了我們保存她,愛護她的責任心,和發掘她,宏揚她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