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趣味美術 生活小製作 兒童製作 親子互動 陶藝製作 傳統手工 民間手藝 歲月綻放 創意與設計
當前位置:興趣製作網 > 民間手藝 > 皮影

山西皮影戲、山西孝義皮影簡介,山西皮影欣賞

欄目: 皮影 / 發佈於: / 人氣:1.29W

山西皮影,歷史悠久,在民間流傳甚廣。

山西皮影起源很早。從1980年10月,在孝義縣西約五十華里許榆樹坪村南,金正隆元年七邊形磚砌單室墓中出土的皮影頭像壁畫可知,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宋金時期,孝義皮腔紙影戲已然有之,是山西目前發現最早的皮影。

其次是“孝義碗碗腔”和“曲沃碗碗腔”。這兩種風格不同的碗碗腔紗影戲,據老藝人相傳,大約在清嘉慶、道光年間,由陝西傳入山西,距今有二百餘年的歷史。

皮腔紙影戲,是流行在孝義民間的一種說唱藝術。因其以白色麻紙做窗亮影,當地羣衆習稱爲“紙窗燈影兒”。又因其演唱時,是以小嗩吶爲主要伴奏樂器,學術界稱之爲吹腔影戲。

山西皮影戲特點:

山西皮影戲、山西孝義皮影簡介,山西皮影欣賞
山西皮影,作爲一種民間傳統的小戲,在表演時,以驢皮、牛皮刻制的人物、佈景和道具搬上舞臺,造成影像,亦即“皮影戲”。這種形像的造型特點是:戲劇中的人物形像都是正面和側面的。由於皮影戲表演中的侷限性,只能通過正側面的影像的活動展開戲劇情節。自然,這種美術造型也只能是運用正側面這種角度才能最爲典型地表現出戲劇藝術造型。由於皮影戲只宜表現高、長度的空間,因而與剪紙的表現方法有相似之處。人物的生、旦、淨、末、醜各種角色,與戲劇上的臉譜、服裝的程式是相通的。皮影戲的裝飾性,尤其是誇張手法極強,在佈景方面,有着殿閣、樓臺、庭院、山水、樹石等;道具中,有桌、椅、車、劍、戟、刀槍等,造型頗爲概括洗練。

1、影人造型逼真、體形高大。從目前收藏的實物來看,大體上分爲三種類型:明代之前的影人,以羊皮雕簇,個大在58—60釐米左右,號稱二尺影;清代時,影人造型未變,個頭縮小到42一48釐米之間,人稱尺五影,改用牛皮雕簇;到民國年間,影人竟縮小到30一35釐米之間,習稱一尺影,大都仍以牛皮雕制。也有用夾紙雕者,但較爲少見。

2、影人衣着、圖案簡括,虛實有致,線條粗獷,疏密相間。所以,觀衆有明亮大方、遠近清晰之感覺。

3、皮腔紙影戲劇目較爲特殊,爲別家劇種所沒有。可分兩類:一類是迷信思想濃厚的仙魔故事戲。如:“封神榜”大套戲,全套三十本。一類是道教傳說戲。如:真武出家、鬧東海、霍青氣、森羅陣、雅觀樓等。聽老藝人說,皮腔紙影戲劇目有近百本,然而傳於後世者無幾。據筆者所知,孝義縣博物館僅收集整理到三十多本。其中“封神榜”連本戲就有二十本。

4、皮腔紙影戲的音樂古老而獨特。其主奏樂器是小嗩吶,配器有笙、管子、呼胡、亮鑼、狗娃子、二五眼、木頭、鼓板等。主要唱腔、曲牌有皮腔、揚腔、走馬腔、咳咳腔,故民間有三吹三打三咳的說法。它既屬於板腔體,但又保留了聯曲體的混合節拍和強起強落的特點。由於它是山西唯一全國無雙,具有獨特的風格,被世人公認是孝義古老的、根生土長的獨家小劇種。

孝義碗碗腔影戲和曲沃碗碗腔影戲,因其以紗爲窗亮影,故稱之爲紗影戲。碗碗腔其名之由來,大概因其在演唱過程中,有一個“碗碗”狀銅鈴(俗稱“盅盅”),參與唱腔和曲牌的全部伴奏,並由它來掌握整個音樂節奏而得名。碗碗腔,在晉中有“月調”、“影調”、“紗窗調”等叫法,在晉南有“阮兒腔”的別稱。

這兩種碗碗腔,由於它們源於陝西,同出一脈,所以,至今保存着一些共同之點:

1、伴奏配器基本相同。主要有碗碗、截子、月琴、呼胡、二絃以及打擊樂器。

2、上演劇目基本類似。如:白洋河、五花馬、遊河南、火焰山、三打祝家莊等等。碗碗腔劇目很多,據說有二百多本。現在能提名者只一百二十本。孝義縣博物館目前共收集整理了百本掛零。

3、影人造型相似。體形小,都爲九寸影。在製作上保留了陝西皮影雕鏤精細、色彩明亮的風格。

4、演唱時,在行腔用調上,都保留了悠雅委婉的陝西碗碗腔的風味。

但是,由於它們流入晉地,分居南北,深受區域的影響,幾百年來,廣泛吸收當地民間藝術和地方劇種的營養,加之結合方言語調之特點,在音樂唱腔上產生了很大差異,形成了南北兩路各自的風格特點,成爲山西同腔不同調的兩個劇種。概而言之,山西皮影當爲兩大類型、三種風格。

山西皮影戲流派:

山西皮影戲,主要活動在晉中、晉南以及呂梁、晉東南、晉北部分地區。

晉中一帶,皮影戲班社甚多。數百年來,它以孝義爲中心,先後在汾陽、文水、交城、太原、榆次、祁縣、太谷、平遙、介休、靈石、隰縣、交口、沁源等縣廣爲流傳,並安家落戶。不少大商號、大戶人家,出於吉慶之意、喜愛之心,都供起了皮影班。有的供一班,有的供兩班,甚至三班。文水縣徐家鎮商號“元生合”就供有兩班影戲,即“吉慶班”、“成慶班”。不少商號的影戲班,是以商號名爲班名。介休城南街“增盛昌”賃鋪,供有三班皮影戲,兩班叫“增盛昌”,一班叫“增盛軒”。至於有“皮影之鄉”盛譽的孝義縣境內的皮影班社就更多,據老藝人回憶,清末民初,全縣有近四十個皮影戲班。可記班名者二十有餘,從事其職業者達數百人之多。民國年間,儘管戰亂頻仍,皮影活動卻從未停息。到建國初期,在文化館備案演出的皮影班還有九個,參與者近百人。1953年,孝義皮影曾參加“山西省首屆民間藝術會演大會”。事後,調孝義老藝師那鵬飛領導的第一班皮影回省備案,即太原市月影劇團之前身。

在晉南一帶,以曲沃爲源頭,碗碗腔影戲,先後傳播到平陽、蒲州、解州等地。多少年來爲羣衆喜聞樂見,凡遇婚嫁喪葬、得子續後,都肯出錢唱臺皮影小戲。有些富裕人家,就連大牲畜下了駒,也要請皮影戲熱鬧兩天,以示祝賀。似乎不這樣做,就覺得不喜慶,逐漸成爲一種民間習俗。

山西皮影戲、山西孝義皮影簡介,山西皮影欣賞 第2張

南北兩路的皮影班社,均爲半農半藝的臨時組織。農忙種地,農閒唱戲。在人員配備上大抵相同,都是“七緊八慢九消停”的班子。意思是,只要有七個人,雖然緊張,但勉強可以開戲,如有八個人正好,九個人就比較消停。但在活動形式上卻有所區別。南路皮影班內容單純,只演皮影戲。而晉中皮影班卻是皮、木同臺,晝夜不一。白天以晉劇形式演木偶戲,晚上以皮腔或者碗碗腔演皮影戲。

由於南北兩路皮影活動形式有別,所以,在演出設施要求上亦有所不同。最早,皮影戲沒有固定的場所,都是臨時搭臺。唱完拆掉,再唱再搭。在晉南一帶,素有“七長八短”之說法。即七根長椽、八根短椽就可以搭就一個皮影戲臺,非常簡便。而在晉中一帶,卻是皮影,木偶同臺演出,戲臺太小,難以行動。所以,不僅要求範圍大,而且要有前後臺之分,常以蘆蓆爲之。在孝義境內,早在清中晚期就有了皮影戲的專用戲臺,分皮影戲臺和皮、木兩用戲臺。尤其在縣西山區,幾乎村村壁壁都有。大者二十平方米,小者僅十平方米左右。至今仍保留有清乾隆、道光、光緒、民國等不同時期的皮影戲臺實體十餘座。爲山西別處少見之建築。

隨着社會的發展、進化,以及其它種種原因,皮影藝術趨於衰敗。南北兩路皮影班社,倖存者無幾。到五十年代後期及六十年代初期,都改爲真人扮演角色,搬上了戲曲舞臺。

山西皮影,分爲南北兩路。南路皮影,以新絳、曲沃、臨汾、運城等地爲代表。北路皮影,以廣靈、靈丘、代縣、渾源等地爲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陝西省皮影流派中東路流派的影響,皮影作品形體小巧玲瓏,刻工精細,裝飾性強,而且色彩簡練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響,作品的形體略顯肥大,刻工縝密而且精細,色澤明快豔麗。

山西皮影,作爲一種民間傳統的小戲,在表演時,以驢皮、牛皮刻制的人物、佈景和道具搬上舞臺,造成影像,亦即“皮影戲”。這種形像的造型特點是:戲劇中的人物形像都是正面和側面的。由於皮影戲表演中的侷限性,只能通過正側面的影像的活動展開戲劇情節。自然,這種美術造型也只能是運用正側面這種角度才能最爲典型地表現出戲劇藝術造型。由於皮影戲只宜表現高、長度的空間,因而與剪紙的表現方法有相似之處。人物的生、旦、淨、末、醜各種角色,與戲劇上的臉譜、服裝的程式是相通的。皮影戲的裝飾性,尤其是誇張手法極強,在佈景方面,有着殿閣、樓臺、庭院、山水、樹石等;道具中,有桌、椅、車、劍、戟、刀槍等,造型頗爲概括洗練。

山西皮影戲、山西孝義皮影簡介,山西皮影欣賞 第3張

山西皮影製作:

山西皮影,在製作方面,取料以牛皮爲主,由於牛皮的韌性、透明性極強,着色顏料甚爲講究,因而藝術效果頗佳。傳統的製作方法是,將紫銅細絲除去表面染物後浸入到酸性溶液中,一年後便可得綠色,而且時間愈久愈翠、透明度極好。黃色,是用中醫梔子一味細研蒸取,色澤黃而且透明;紅、紫、藍,可用銀米、大藍、二藍、墨藍研細澄取得。

山西皮影戲的主要活動場所在民間,在農村,是山西廣大農村羣衆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形式之一。

山西皮影戲的主要活動場所在民間,在農村,是山西廣大農村羣衆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形式之一。山西皮影興於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絳、曲沃、臨汾、運城等地爲代表。北路皮影,以廣靈、靈丘、代縣、渾源等地爲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陝西省皮影流派中東路流派的影響,皮影作品形體小巧玲瓏,刻工精細,裝飾性強,而且色彩簡練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響,作品的形體略顯肥大,刻工縝密而且精細,色澤明快豔麗。南路即晉南皮影,分佈在候馬、運城、臨汾、新鋒、曲沃等地,造型受陝西東路皮影影響,影人高約33 釐米,裝飾性強;北路即晉中皮影,分佈在孝義、文水、廣靈、靈丘、渾源、代縣等地,影人造型和演出風格受北京西城派皮影影響,早期用紙糊舞臺,後改用紗蒙舞臺。

山西皮影製作多用小口齒母牛皮,選料考究,不用病死或老牛皮。唱腔在不同地區採用上黨梆子和秦腔。

山西孝義皮影

山西皮影戲、山西孝義皮影簡介,山西皮影欣賞 第4張

在山西,最有代表性的是孝義皮影戲。孝義在戰國時期屬魏國,相傳是孔子的弟子卜子夏帶其門徒田子方、段幹木到孝義講學,傳授孔子的儒家學說,利用皮影戲招攬衆人來聽講,從而創建了影戲,它至今已有2400年的歷史。孝義皮影戲分爲“紙窗皮影戲”和“紗窗皮影戲”,當地人均稱之爲“燈影”、“皮影”。紙窗子是用大幅麻紙粘接而成長約兩米、高約一米的屏幕,固定在框架上;紗窗子的屏幕是紗質的。二者在造型藝術上,唱腔乃至舞臺藝人結構、舞臺設置雖都有各自的特點,但卻都是以牛皮雕制的人物、景物、道具等,通過投射到“窗子”上的影子來表演的。皮影在製作上是用牛皮或驢皮經過壓磨使其透明後加以雕刻和彩繪而成的,孝義皮影製作的藝術風格是造型粗獷,線條簡潔,手法誇張,突出性格。20世紀50年代,皮雕藝人劉夠清借鑑吸收了陝西、晉南華麗精細的特點,兼收幷蓄初步形成了孝義皮雕的新的藝術特點——風雅大方,俏麗、活潑,線條繁簡併用,疏密各別,塗彩區分部位,各施濃淡,使平面的雕刻有立體感。

山西孝義皮影戲因流行於山西省孝義市而得名,是我國皮影戲的重要支派,據史料記載,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有班規、雕簇者存在,說明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發展成熟。

據專家考證,孝義皮影起於戰國,是我國最早的皮影發源地之一。如今,多數專家學者認爲,皮影戲開始於漢朝,主要依據漢書·外戚傳的記載:相傳漢武帝劉徹最寵愛的妃子李夫人過早去世,漢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徹夜難眠。這時候,有齊人少翁深知漢武帝的心事。他花了3個晝夜,用皮子雕刻了和真人一樣大的李夫人形象,塗上顏色,學着李夫人生前的動作,在室內掛起了一塊白色方形帷幕,點上燈燭,讓漢武帝坐在方帷外觀看,少翁貼着帷幕操縱皮人,那影子就像真人一樣…… 從漢朝起,皮影戲慢慢發展,各地的樂調、民歌、唱腔、戲劇、雕刻、剪紙等藝術元素深深地融會其中,而因中國各地風俗的不同,皮影各具風格。

孝義皮影戲在歷史上有過比較長的興盛時期。1950年,孝義舊城西門外發現了一座建於元大德二年(1298年)的古墓,墓中壁畫人物均爲側身式皮影空實顯影、實處着色的雕刻技藝。1979年夏,又在孝義驛馬公社榆樹坪大隊發現了一座建於金代正隆年間的古墓,墓中有兩幅侍衛壁畫,侍衛形象也純屬皮影影人造型。1980年夏,在孝義新城東北側又發現一座北宋末期的古墓,壁畫中有數個手操影人的幼童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從這些壁畫可以說明,在宋元時期,皮影藝術在山西民間已十分盛行,它已成爲孝義男女老幼共同喜愛的一種文化娛樂活動。據皮影藝人師承傳說,在清咸豐年間,碗碗腔流入孝義之前,孝義王馬村就有一個雕刻皮影人的道士。此人一生從教,道號隆慶,學問淵博,更擅長繪畫,所雕之影人體型龐大,線條簡單,皮薄色亮,亮影極爲清晰。清同治以後,由於碗碗腔皮影戲從陝西傳入孝義,使皮影戲在競爭中逐漸衰落下來。特別是民國以後,流佈範圍越來越小,演出市場越來越少,影班解散,藝人改行。抗日戰爭時期,皮影戲由於說、唱、演俱全,且人少行動快,劇目也豐富多彩,因此又一度興盛,深受羣衆的歡迎。解放後,皮影戲因多演“敬神戲”的原因,在孝義山區偶爾有少量演出活動。

“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借虛事指點實事,託皮人渡化真人”……

山西皮影戲、山西孝義皮影簡介,山西皮影欣賞 第5張

皮影戲,是讓觀衆通過白色布幕,觀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燈影而產生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戲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場面道具景物,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製品。 皮腔是皮影戲的曲調,因皮腔音樂以嗩吶爲主要伴奏樂器,故又稱“孝義吹腔”。孝義吹腔是中國最早的民間吹腔之一。

山西皮影戲、山西孝義皮影簡介,山西皮影欣賞 第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