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趣味美術 生活小製作 兒童製作 親子互動 陶藝製作 傳統手工 民間手藝 歲月綻放 創意與設計

阜陽剪紙藝人程建禮

欄目: 民間工藝 / 發佈於: / 人氣:2.42W

程建禮是阜陽剪紙的一面旗手。很多專家、學者對其藝術成就予以有深度的研究和高度的肯定。我們透過對程建禮的剪紙生涯和剪紙風格瞭解,可以較清楚的認識阜陽剪紙的面貌及藝術特色。

由於程建禮老藝人已經離世,已沒有條件對程老進行直接的採訪。爲此我走訪了程老藝人的兒子、徒弟以及其他相關人員,蒐集到許多重要的文獻資料,並進一步整理出程建禮剪紙藝術理論研究的素材。

1、藝術生涯程建禮(1921-2006),男,阜陽市潁東區正午鎮程圩村人,農民。中國剪紙學會理事、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大師。

阜陽剪紙藝人程建禮

程建禮一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淮北平原上,他對鄉土有着深厚的感情。自幼家境貧寒,靠爲地主放牛餬口。條件艱苦沒有紙,給人放牛時就用桑葉鉸各種圖形。從十三歲起,開始了剪紙生涯。勞作之餘,把看到的、想到的東西剪上幾刀,便是他最大的樂趣。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只要碰到好看的東西,心裏就癢癢,不吃不喝也得把他剪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少年時期,逐漸練就剪動形現的本領,成爲鉸花高手。村裏的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娃娃、女子的衣服上的繡花,等日常的一些剪紙活都請他來做。後來爲了謀生,他成了買花樣的剪紙藝人,曾到六安等地買剪紙。1957 年,他和母親、弟弟討飯到貴州尋找失散多年的父親,在貴州當了 3年的搬運工後到貴州一家刺繡廠做花樣師傅,主要剪制貼在服裝上的花樣。他是那裏的剪花高手,能剪 4500 多種花樣,並從貴州豐富的民間藝術中汲取了很多營養。1962 年,回到程圩村後,依然是一邊耕作,一邊繼續他的剪紙。因爲走南闖北的經歷,他的剪紙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但在文革中,不得不放棄愛好。上世紀 80 年代初,重拾剪刀,經常在阜陽的古商城擺地攤,買花樣。每逢年節、紅白喜事,家鄉的父老鄉親就是他剪紙作品的忠實欣賞者。

2、代表作品程建禮早期作品以鞋花、枕花、喜花爲主,從上世紀 80年代起,跳出鞋花、帽花的創作圈子,開始進行人物剪紙。在這段時間裏,他的剪紙達到了藝術的最高峯,作品獲得了包括國家、省、市等多項大獎。他的作品多以現實生活、古裝人物、民間故事爲素材。他的人物剪紙用鋸齒紋把黑白灰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作品多是塊面厚重、線條粗重。

阜陽剪紙藝人程建禮 第2張

剪紙作品 伏虎 程建禮

作品《伏虎》,對稱式作品,畫面上手持雙斧的小童怒目圓睜,站在老虎頭上,將虎身一分爲二,兩邊臀部形同兩座大山,小童手持開山斧往兩邊猛推,這時的老虎已經不是一般張牙舞爪式的可怕了,而是兩眼向上,上脣緊扣下脣,前爪無力的伏在地上,不見往日佔山爲王的威風了。整個畫面以鋸齒紋及渦紋進行塑造,構圖完整,又富於節奏變化。還曾經剪京戲《三岔口》,紙的周遍簡單,象徵黑暗場景,中間兩隻明亮灼灼的眼睛對視,表現出了黑暗中相互摸索警覺的情形。這正是《三岔口》中最精彩的情節,有人說程建禮的剪紙正對着“戲眼”。

阜陽剪紙藝人程建禮 第3張

剪紙作品 三岔口 程建禮

程建禮的作品多次獲得全國剪紙大賽金銀獎。1985 年,第一屆全國剪紙年會上有他的22幅作品參展,受到一致好評。1996 年,《伏虎》獲得“全國彩色剪紙”一等獎。2000 年,作品《王祥臥冰》獲得“中國剪紙世紀回顧展”一等獎。2001 年,作品《藥王爺騎虎治龍》獲得“中國民俗風剪紙風情大展”金獎。同年,被評爲“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大師”。在 2002 年至 2004 年間,剪紙作品屢次獲獎。作品 103 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剪紙理論家靳之林爲其題詞:“大家手筆——幸讀程建禮大師剪紙作品有感”。

阜陽剪紙藝人程建禮 第4張

剪紙作品 《藥王爺騎虎治龍》 程建禮

3、藝術特色因爲生活閱歷的緣故,程建禮的作品生活氣息濃郁,粗獷渾厚,質樸無華,充滿了刀情紙趣。程建禮有着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在剪紙的同時唱着小曲;長期的賣藝生涯,磨練出純熟的功力,作品樣式變化多樣;走南闖北的經歷使他的剪紙作品善於吸收各種文化。其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邊唱邊剪、作品樣式多變,並善於對多元文化的吸收。

(1)邊唱邊剪程建禮剪擺地攤賣剪紙,“曲不離口,剪不離手”。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圍着他的攤子。邊聽曲兒,邊看剪。據說他會唱四百多首民歌。他說:“我剪子一動就想唱,光剪不唱嗓子癢癢”。阜陽地區歷史上雖然貧窮,但是民間的戲曲、鄉間小調到是很多。程建禮是個灑脫的人,年輕時還參加過村子裏的農民文藝隊,經常舞旱船、唱小曲兒,因此學會了很多的民間舞蹈和民間小曲兒。會唱得多了,就會自己編曲。他說“想鉸啥就鉸啥,想到啥就唱啥”程建禮剪紙時不用起稿,左手捏紙,右手握剪,紙在剪口下隨意挪動,便可剪出。

(2)樣式多變

“程建禮最初剪的是鞋花繡樣,隨着世俗的變化,穿繡花鞋的人越來越少,他的剪紙要生存下去,必須適時轉型。他依靠純熟的功夫,把剪鞋花的方法融入剪窗花之中。作品從鞋花轉向更多方面的裝飾。”程建禮每次開剪都會出現一種新的圖形,從來不重複,“想到啥鉸啥”。即使是同一題材的作品,也有着多種造型樣式,變化無窮。我曾看過以不同圖形呈現的《伏虎》、《王祥臥冰》等剪紙。他在剪的過程中經常使用掏剪(剪尖直接插入要掏剪的部位)、局部摺疊等剪法。作品整體大膽誇張、構圖緊湊,表現出很強的節奏與韻味。

阜陽剪紙藝人程建禮 第5張

剪紙作品 王祥臥冰 程建禮

(3)善於吸取程建禮在阜陽剪紙中的成就是可以肯定的,但也有人認爲程建禮的剪紙生涯有一定特殊性,並不是每個阜陽剪紙藝人所能經歷的,因此對他是否能代表阜陽剪紙而產生疑議。但我認爲,他的藝術生涯恰好說明了阜陽剪紙對多元文化的吸收與融合。他在充分掌握祖輩相傳的剪紙技藝後,在三十幾歲時到了雲貴高原,吸收了當地的一些民間營養,幾年後又回到了阜陽鄉間,這些非阜陽本土的文化在他的剪紙技藝提升階段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這更好的說明阜陽文化的包容性。阜陽文化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集合體,透過程建禮的剪紙可以看到南北文化的交融。他的作品中,以龍爲題材的有很多,如《騎龍跨海》、《藥王爺騎虎治龍》等,均有表現中原文化中的神龍圖案。他的作品中還常常出現標誌楚文化的鳳鳥剪紙圖案大全。如《小康人家》中女主人頭頂上的那隻鳳鳥,還有《花木蘭》、《王祥臥冰》頭頂也是以鳳鳥裝飾。同時,楚文化的遺存也使得程建禮的剪紙具有了獨特的浪漫氣質。多元文化在程建禮的作品中交融、共生。

阜陽剪紙藝人程建禮 第6張

剪紙作品 花木蘭 程建禮

正是程建禮這些勞動人民,他們有着健康、純潔、美好的心靈,有着自己的生活氣質、情趣和豐富的想象力,有着自己的審美眼光,使得其作品不斷的更新、充實、豐富、發展。程建禮而大刀闊斧,時而細膩刻畫的剪紙風格正是阜陽剪紙藝術風格的體現。在程建禮剪紙藝術特色的吸引下很多阜陽美術愛好者紛紛走入剪紙的隊伍,跟他學習過剪紙的人員很多,如劉繼成、吳青平等,他們今天已經成爲阜陽剪紙的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