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趣味美術 生活小製作 兒童製作 親子互動 陶藝製作 傳統手工 民間手藝 歲月綻放 創意與設計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欄目: 老照片 / 發佈於: / 人氣:1W

劉香成是誰?

他是記者,用相機寫出一段蘇聯解體的歷史;他是新聞人,在十多個國家建立美聯社分社;他是經理人,曾任時代華納集團中國首席代表,新聞集團常務副總裁,CAA高級顧問;他還是獲得普利策現場新聞攝影獎的唯一華裔。可他卻淡淡地說:我只是個舉起相機的旁觀者,爲了真實的歷史。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1981年,雲南,在80年代,由於鄧小平的“門戶開放”政策,現代時裝開始影響中國的年輕人。

前駐京《紐約時報》社長福克斯·巴特菲爾德稱讚劉香成說,他所拍攝的中國“並非風景明信片式的作品,而是視角敏銳、飽含深情且反映現實的國家肖像”。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2張

1980年,傅弄玉(音)醫生和他的顧客——剛做過開雙眼皮手術的女士。爲了整容者可以獨自騎自行車回家,一次只開一個眼睛。

1971年,20歲的劉香成赴美留學,專業是國際關係。懷抱着瞭解和參與美國社會的熱情,專業之外,他還選擇了攝影等感興趣的科目,每天東跑西顛,沒事就在紐約街頭隨意抓拍。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3張

1980年,73歲的艾青在家寫作,他被稱爲中國的“詩壇王子”。

留學期間,劉香成給著名攝影師GjonMili當過9個月實習生,那時GjonMili已經72歲了,“整整9個月裏,他從沒有談過技術問題”,只是在每天傍晚,老人會指着從報紙上剪下來的各種新聞圖片告訴他,“這張好,那張不好。”爲什麼?因爲“解讀事件比抓住事件更重要。”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4張

1978年,上海雜技團,熊貓衛衛和它的馴獸員羅新奇(音)。衛衛的節目是在舞臺上表演用刀叉吃糖。衛衛表演得越多,吃到的糖也就越多。

1976年,毛澤東逝世,他以美國《時代》記者的身份回到中國,戴着黑紗的廣東人面對他沉默不語,但從他們的身體和眼神裏,他立刻感覺到“不平常的平靜”,那是人從一個境界到了另一個境界時纔會出現的東西,一種只能“意會”的狀態。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5張

1981年,大連理工學院,輪滑者

三年後,他在大連理工學院,早上散步的時候,走到這座雕像前,看到一個小夥子踩着輪鞋滑過,他拍下這張照片,因爲這個瞬間表達出了他意會到的東西“一種內在的無比解脫和麪對着不明確未來的感覺”。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6張

1980年,北京,陳宣遠,這位來自加州的美籍華人與中國國際旅行社北京分社合作,建造了中國第一家豪華酒店——建國飯店。

1980年,中國第一家外資酒店建國飯店開業,老闆坐在中國式的椅子上喝着咖啡,身後是一排穿上了西式襯衫卻腳穿解放鞋的中國侍者,劉香成用廣角拍下這張照片,同一天,同一地點,中國的知名攝影師王文瀾也在拍照。事後王文瀾看到劉香成的照片深受震動,“因爲同一個題材,我拍完剪綵就完事了,劉香成卻拍了這張,還拍了故宮前面一個穿着軍大衣的小夥子揮舞着玻璃瓶的可口可樂.....等他意識到這些可拍攝的時候‘這些都沒有了’。”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7張

1981年,北京故宮,“嚐起來馬馬虎虎”,一個年輕人這樣評論可口可樂的味道。

劉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沒有頌揚,也沒有貶低,沒有隔膜,他把人當作是人,認識的準確,會有一種辛辣鑽到人心裏,但又被幽默和尋常化解了,看他拍開會照片,中國人會有一種菀爾一笑的親切。“全紅中的一點黑,和全黑中的一點紅,”這種處境曾經讓劉香成難受,但日後作爲一個攝影師,卻給了他隔着親切的距離,細細端詳中國的機會。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8張

1982年,北京,鄧小平在迎接美國企業家阿默德·哈默的歡迎會上。

作爲世界上最優秀的攝影記者之一,劉香成用他手裏的相機,記錄過衆多的“大事件”:在印度,甘地夫人遇刺,種族紛爭頻仍;在斯里蘭卡,宗教戰爭火焰熊熊;在阿富汗,到處都是蘇制坦克、大炮,“我差點被火箭筒轟掉。”而在蘇聯,劉香成又親眼見證了這個龐大國家機器的土崩瓦解。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9張

1976年,上海,一羣小學生在表演“打倒四人幫”

他雖然是《時代》與美聯社的記者,但他說一生的工作,都沒有說是從新聞人的角度或什麼樣的角度出發,“我不把自己放在一個框框裏。”他補了一句“佈列鬆也不會這麼認爲,他只是深刻地關懷人”。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10張

1980年,劉少奇的女兒劉萍萍在家中。

他與講求光影的同行有很大爭議,不喜歡耽溺於美的藝術化和學院化傾向,談起國內有一位攝影師拍的西藏很有名,他看過後覺得這是把攝影往倫勃朗的油畫方向上走,但攝影並不是繪畫,他說“如果我是他的策展人,是不會把他那麼多照片放在那兒的,一張就能說清楚的事,二十張就多了,再美也多了。”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11張

1980年,北京,中國第一位百萬富翁李曉華躺在他的新奔馳轎車上。李曉華曾是一名紅衛兵,文革期間上山下鄉,改革開放後經商致富。

劉香成說現在的中國文化裏少“休閒”,少一種不計功利的悠然自得的樂趣。他說現在的人“去出差才代表創作”,在意大利或者海濱呆着才叫休閒,“他們成天忙着休閒,哪兒還知道什麼是休閒呢。”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12張

1996年,浙江溫州,做頭髮的女人在打電話。這裏是當時中國最富有的地方。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13張

1996年,上海模特姚書軼在鬧市中展示迪奧禮服,很快吸引了好奇路人的圍觀。

從1976年,劉香成以《時代》週刊美籍華裔記者的身份進入廣州,1978年北上京城,1984年離開。這期間,他創作了他的第一部關於中國的影集——《毛以後的中國》。照片捕捉到的大江南北的一幕幕日常影像,對那一代中國人來說,是無比珍貴和熟悉的生活寫照,也讓歐洲讀者得以窺見“一個不曾被好好讀解和探討的在艱難與勝利中前行的‘中國’”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14張

1980年,北京,天安門廣場華燈下學習的中國青年。高考於1977年恢復高考。

一個旁觀者記錄的新中國歷史老照片 第15張

1979年,北京,宣武門天主教堂中正在向神父懺悔的人。

起初,劉香成的攝影還屬於新聞攝影範疇,力圖還原後毛澤東時代中國人民日常生活的細節;但隨着他在中國的拍攝日益深入,性質發生了變化,既有屬於新聞性很強的照片,也有屬於需要長期觀察,呈現更深層變化的紀實性照片。這兩者彙集起來,將中國這幾十年的社會變化更豐富地展現了出來。

1981年,北京月壇公園,一對情侶正在分享親密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