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趣味美術 生活小製作 兒童製作 親子互動 陶藝製作 傳統手工 民間手藝 歲月綻放 創意與設計

94歲藝術家叢琳 90年剪紙情

欄目: 民間工藝 / 發佈於: / 人氣:2.15W

94歲藝術家叢琳 90年剪紙情

近日,《叢琳剪紙》一書出版,這是94歲的剪紙藝術家叢琳最後一次把自己的作品集結成冊,因此尤爲珍貴。

叢琳,北京剪紙名人,北京工藝美術學會會員。1954年出版了《叢琳窗花集》,1955年叢琳剪紙作品隨周恩來總理出席了“萬隆會議”,並獲得藝術展覽三等獎。英國劍橋傳記中心1989年出版的“澳大利亞及遠東世界名人錄”,選登了叢琳的條目。今年,女兒剛剛爲其整編出版了《叢琳剪紙》一書,希望能有更多愛好剪紙的人可以繼承這份事業。

94歲藝術家叢琳 90年剪紙情 第2張

金玉滿堂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

叢琳出生于山東省蓬萊縣的海邊農村。從小在農村長大讓她接觸到了許多民間的藝術形式,她的生活環境和經歷給了她很多的創作靈感,用她自己的話就是:“生活是我創作的源泉”。她所長大的地方四通八達,生活非常的豐富,受環境的影響薰陶,她耳濡目染,從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剪一些小貓小狗之類的簡單事物,體現出了老人在剪紙方面的天賦。她的女兒孫靜萍說:“老人的記憶力很好,這對剪紙有很大的幫助,很小的時候,她就會把自己所看到的喜歡的東西憑着記憶畫下來,然後琢磨着再用剪刀把它剪出來。”在《叢琳剪紙》一書中也展示了老人幼年時所創作的部分剪紙作品,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除了生活,工作的經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老人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叢琳年輕的時候在工藝美術研究所工作,由於工作的原因,她經常去各地採風,這使她增長了不少見識,因而得到了更多的創作靈感。

94歲藝術家叢琳 90年剪紙情 第3張

吉慶有餘

從4歲第一次拿起剪刀,剪出第一幅窗花起,叢琳老人的剪刀已經握了90年。

如今的叢琳已經94歲,雙手也已長出老年斑,但她每天都還拿出她的“雞嘴剪子”,剪一剪花鳥蟲魚、亭臺樓閣。只是,“一個小時也就剪10個窟窿”,並且只能剪些好剪省力的樣式。但在以前,很多樣式她下手即成,很少重剪。

因爲“怕老太太過於勞累”,女兒孫靜萍只允許母親每天“拿出上下午各半個小時的時間”來剪紙。但是她也知道,剪紙是母親一生的寄託。

尤其2007年老伴兒的去世,剪紙更成爲老人生活的一種依靠。老伴兒走後,她聽力下降,兩鬢斑白,眼睛變得渾濁,也拄起了柺杖。

但一直到現在,老人依然剪紙不輟。爲了從報紙上找到創作靈感,她現在還時不時地讀讀報,只是因爲眼睛不好,“只能看看新聞的大標題”。

逢兔年佳節,她剪一紙“玉兔護福”;臨龍年新春,作一幅“二龍戲珠”。2009年60週年國慶時,她還特意創作了一套四張寓意不同的剪紙,有花籃,有花束,還有一張巧妙融合雞、磬、魚等意象的作品,寓意“吉慶有餘,國泰民安”。

老人家最喜歡的是她的“十盤海鮮”系列。十幅剪紙,內容各異,魚蝦蟹貝,鮮靈精巧。一次她的學生鄭希成——一位鋼筆畫家、牙雕工藝美術師——前去拜訪,老人樂呵呵地牽着鄭希成的手,非要給他朗誦一段爲“十盤海鮮”配的順口溜:一條鮮魚一對蝦,三隻螃蟹橫裏爬,四隻蛤蜊一大碗,五隻海蔘盛滿盤……

老人喜愛海鮮,創作這十張剪紙,是在懷戀她遠去的童年歲月。她1918年出生在山東膠州灣——中國民間剪紙的發祥地之一。那一年,一戰結束,巴黎和會上,英美等國企圖將德國侵佔膠東灣的領土及一切權利“讓與日本”。

94歲藝術家叢琳 90年剪紙情 第4張

正月十五耍花燈

可在膠東蓬萊的海邊農村,一切平靜如初。叢琳4歲便操刀剪紙。一開始只能剪些小貓、小狗、小蝴蝶,剪得碎紙滿地都是。母親看着一地狼藉,有些嗔怒,嚇唬道:“等以後死了,小鬼會讓你把這些紙頭接起來,接不好就把你打進地獄!”

嚇唬歸嚇唬,在叢琳老人看來,母親纔是她真正的伯樂。叢琳從小就顯示出剪紙的天賦,她不侷限於模仿別人,小小年紀就展現出創新的心思。別人所作的窗花作品,經過小叢琳一雙肉嘟嘟的小手加工,別具一番氣質。

4歲時,她剪的小牡丹花,儘管絨毛參差不齊,葉子的處理也略顯生硬,但是窗花整體上線條很流暢,花朵之間有實有虛,非常具有層次感。有人驚歎,出自4歲稚童之手,實在難得。

母親後來專門託人從北京王麻子剪刀鋪買來剪刀,還“不捨得穿,不捨得用,留下錢買紅紙”。

“那時候的紅紙很貴,兩毛錢一張。”老人回憶道,並伸出佈滿老年斑的手與胳膊,在桌子上比劃出一方紅紙的大小,約有一張報紙那麼大。

“她的剪子跟長了眼睛一樣,剪什麼像什麼。”女兒孫靜萍在《叢琳剪紙》中評價說。

漸漸地,剪紙成爲叢琳的興趣中心。她手下剪出的窗花,也日益細緻起來。從上個世紀20年代的亭臺、花鳥,到30年代的博古、蟈蟈,叢琳靠一把剪刀記錄着自己對世界的感知,也剪出了小小名氣,“當地的不少鄉親,都以得到叢琳的剪紙爲榮”。

頗具造詣的小叢琳,實際上並沒有受過什麼專業的美術訓練。“我就是喜歡”,這是叢琳總結自己的藝術成就時說的唯一原因。

在她看來,“剪紙並不難,難就難在創作。眼中要有生活,作品才能生動。”而在鄭希成看來,叢琳自小“聰穎、有心,有一顆清醒的頭腦,善於取捨,變化出自己獨特的剪紙之路”。從一開始熟悉剪紙這門手藝,叢琳就不侷限於模仿與沿承,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思,重新審視,改進設計”。

94歲藝術家叢琳 90年剪紙情 第5張

大花籃

孫靜萍指着書裏八幅亭子的剪紙說:“這幾張,是母親模仿當時民間流傳的樣式‘剪’的”,又指了指另外一幅標明“20年代末作”的亭子說,“這張是‘作’的。”前者線條粗獷流暢,畫面緊湊,而經叢琳加工後,亭子與樹木縮小了比例,並添加了鳥兒等因素,剪法上也有所變化,顯得格外“秀氣漂亮”。

用鄭希成的話來講,就是多了個“雅”字,一種區別“下里巴人”與“陽春白雪”的“雅”。他認爲,這與叢琳殷實的家庭不無關係。

剪紙作品在叢琳手裏,既有實的整體,只需粗粗地剪幾刀,便如滿月;而又有虛處,鏤空壟洞,去細細地剪,如弦月。

她善用誇張變形的手法。爲使畫面好看,本該大的物體反而小,本該小的反而大。她說:“剪紙就是這麼不講理。”

但叢琳非常謙虛。一次女兒談起陝北的剪紙,覺得比較俗氣,比不了母親剪紙“陽春白雪”的情趣。叢琳則批評說:“那是那裏民衆認可的,裏面有一種質樸和深厚,膠東剪紙由於開化得早,所以顯得靈秀,但也是各有各的好。”

上世紀40年代,因爲戰亂,再加上帶孩子,她不得不暫時放下剪刀。時隔近70年,她還清楚記得當時煙臺城裏的隆隆炮聲。

解放後她加入北京工藝美術研究所,名氣也越來越大。1955年,叢琳剪紙作品隨周恩來總理參加了“萬隆會議”,並獲得藝術展覽三等獎。當時叢琳剪紙出口海外,爲百廢待興的中國創了不少外匯。叢琳設計樣子,然後有專門的工作組負責剪裁。不過讓老人遺憾的是,“自己出的樣,很多都沒回來”。

當時的研究所,除了叢琳之外,還聚集了麪人湯(湯子博)、北京泥人張(張景同)、玉雕大師潘秉衡等大批著名民間藝人。同在研究所的牙雕藝人鄭希成稱,“各行業藝人之間‘橫向的’交流,促進了國內民間工藝的發展,也對叢琳剪紙產生了深刻影響”。

那個時期,叢琳的剪紙創作,處於一種“井噴”狀態。這一時期的作品,佔了《叢琳剪紙》一書近一半篇章。鄭希成很喜歡其中的蘭草、天鵝等窗花,覺得它們“頗具文人畫的特色”。

在每次創作前,她總會全神貫注,“思考的時間比表現的時間要多得多”。

除花鳥蟲魚之外,叢琳剪紙表現的範圍開始轉向現實題材。描繪少先隊員生動影像的作品《中隊日》,反映“除四害”運動的系列剪紙,以及人民公社大食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都記錄在了她的剪紙作品中。

當然,還有那個時代特有的——“大躍進”。運動一開始,叢琳所在的剪紙組,放下手頭的工作,奉命以剪代筆歌頌人民羣衆的“美好新生活”:碩大的肥豬,數米高的白菜、五人才擡得起的玉米,騎着鋼鐵“大躍進”,駕着飛龍搞科研……

但叢琳說:“這些剪紙,我不喜歡。”

“文革”開始後,剪紙中喜聞樂見的花鳥蟲魚、才子佳人,都成了“封修資”的東西,都成了被打倒的對象。叢琳一心想保住自己心愛的剪紙。但她的兩大麻袋作品還是被付之一炬。時隔近半個世紀,老人再回憶起此事,依然充滿了感傷。

80年代,叢琳又回到闊別已久的研究所。很多人選擇了自己出去掙錢,但叢琳還是選擇了跟剪刀待在一起。

她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創作,多以喜慶佳作爲主:金玉滿堂、龍鳳雙喜、五福捧壽、鯉魚跳龍門等等,個個寓意深遠。還有一幅“吉慶有餘”,發表在了1986年1月31日的《光明日報》上。

給報社投稿,成了叢琳進行創作的一大動力。每有好看的窗花,她總是會在路過報社的時候,直接扔進稿子接待室,然後扭頭就走,也不關心能不能發表。陸陸續續地,倒也發表了不少作品。孫靜萍一直爲母親保存着有她作品的報紙,有的紙邊已經破損,微微泛着黃。

叢琳老人如今年事已高,雖然仍可以剪剪畫畫,但是技藝終歸抗爭不過衰老的侵蝕。

這位被譽爲至今健在的中國剪紙藝術最高水平的“代言人”、被英國劍橋傳記中心出版的“澳大利亞及遠東世界名人錄”選登條目的老人,一生最大的遺憾是一手絕藝沒有傳人。

叢琳的第一部著作《叢琳窗花集》出版於1954年,書中只收錄了她26篇代表作品。該書一度成爲藝術學校的剪紙工藝教材。這本小集子現在已經絕版,當年售價僅爲5角,現在在市場上被炒到300多元。

退休後,有人看到叢琳剪紙的商業價值,建議她將剪紙作品投放到市場,但被老人婉拒。

想起近一個世紀的剪紙生涯,叢琳最感謝的是老伴兒對她的支持。就在2007年老伴兒去世的前一天,他還跑到百貨大樓去給叢琳買紅紙。那段時間,他已經開始着手整理老照片,想爲叢琳的剪紙出書,但是不成想猝然離世。這讓剛剛過完90歲生日的叢琳,陷入長久的悲傷,一度住進醫院。

“媽,您還是接着剪紙吧。”女兒對剛出院的母親說。直到今天,叢琳依然舍不下那把剪刀。94歲高齡,叢琳用一把剪刀剪了近一個世紀,這位被譽爲至今健在的中國剪紙藝術最高水平的代言人、被英國劍橋傳記中心出版的“澳大利亞及遠東世界名人錄”選登條目的老人,一生最難捨的就是對剪紙的這份情。“現在母親最大的遺憾就是給這手絕活沒能找到一個傳人。”叢琳的小女兒孫靜萍遺憾地說。每天早晨6點,家住北京天通苑的叢琳就起牀開始了一天的生活。洗漱完,她要剪紙半個小時,然後推着輪椅到廣場遛彎;回來吃過中午飯,她要把家裏訂的報紙全部讀一遍,然後再剪紙半個小時;吃過晚飯,她要雷打不動地看《國寶檔案》,晚上10點準時睡覺。這是94歲的剪紙藝術家叢琳最爲愜意的晚年生活,“一天的生活,什麼都能少,就是這1個小時的剪紙不能落下。”叢琳的小女兒孫靜萍對記者說,母親曾告訴她,如果一天不剪紙就好像缺點什麼,心裏空落落的。在孫靜萍的記憶裏,母親幾乎每天都在剪紙。叢琳用自己的三把剪刀剪出了中國近一個世紀的風土人情。逢兔年佳節,她剪一紙“玉兔護福”;臨龍年新春,作一幅“二龍戲珠”。2009年60週年國慶時,她還特意創作了一套四張寓意不同的剪紙,有花籃,有花束,還有一張巧妙融合雞、磬、魚等意象的作品,寓意“吉慶有餘,國泰民安”。老人最喜歡的是她的“十盤海鮮”系列。十幅剪紙,內容各異,魚蝦蟹貝,鮮靈精巧。爲了這幅作品,她特意配了一首順口溜:一條鮮魚一對蝦,三隻螃蟹橫裏爬,四隻蛤蜊一大碗,五隻海蔘盛滿盤……在她看來,“剪紙並不難,難就難在創作。眼中要有生活,作品才能生動。”她善用誇張變形的手法。爲使畫面好看,本該大的物體反而小,本該小的反而大。在她剪得“四季平安圖”中,花朵大、重,瓶子小,輕。生活中不可能有這樣的插花和花瓶,但這種誇張變形的手法組合出的畫面卻非常美麗迷人,用她的話說:“剪紙就是這麼不講理。”二次出書 只爲給人留個念想“從農村走出來的母親剪紙名氣越來越大,主要是加入了工藝美術研究所。”孫靜萍說,新中國成立後她加入北京工藝美術研究所,除了叢琳以外,還聚集了麪人湯(湯子博)、北京泥人張(張景同)、玉雕大師潘秉衡等大批著名民間藝人,同在研究所的牙雕藝人鄭希成稱,“各行業藝人之間"橫向"交流,促進了國內民間工藝的發展,也對叢琳剪紙產生了深刻影響。”1954年,叢琳的第一部著作《叢琳窗花集》,書中只收錄了她26篇代表作品。該書一度成爲藝術學校的剪紙工藝教材。這本發行量僅爲2200冊的小集子現在已經絕版,當年售價僅爲5角,現在在市場上被炒到300多元。在孫靜萍看來,母親對剪紙的熱愛與父親的支持分不開,“父親生前是北京市東城區文化文物局局長,他對民間藝術很重視。離休後,就一直想把母親的剪紙全面整理出書。但由於父親突然離去,他生前這個遺願只有我們留下的人來完成。”

自2009年春季起,孫靜萍便開始整理母親的剪紙作品,於今年6月完成了最後一次校對。孫靜萍介紹,這本剪紙合集基本按照時間順序編排,收錄了叢琳自1922年一直到退休後的近200多篇作品。出書完成了父親的遺願,可母親的遺憾卻再難彌補。“在以前,民間藝人都會把手藝傳給子女,但我那會兒只想考大學,沒心思學剪紙,所以沒有繼承下來。”孫靜萍說,之後,叢琳也曾試着帶過兩個徒弟,但最終還是沒能如願。叢琳覺得,凡事不能勉強,此後也沒再收徒。書出來後,孫靜萍把書拿給叢琳看,她用長了老年斑的手不斷地撫摸着書皮,慢慢地說:“能留個念想也好。”

從小極具天賦 作品遠銷海外

1918年,叢琳出生在山東膠州灣中國民間剪紙的發祥地之一。“那個年代的農村姑娘幾乎都會剪窗花。叢琳從小就喜歡剪紙。在剛剛拿得動剪刀時,就撿起嫂子、姐姐剪紙剪下來的邊角紙剪了起來。4歲時,叢琳就顯示出了剪紙的天賦,一開始只能剪些小貓、小狗、小蝴蝶,剪得碎紙滿地都是。母親嚇唬我要剪掉我的手指頭,嚇得我不敢再剪,但很快又忍不住剪起來。”叢琳笑着說,母親也看出了她的心思,特意爲她買來紅紙和剪刀。

那個時候,她剪的小牡丹花,儘管絨毛參差不齊,葉子的處理也略顯生硬,但是窗花整體上線條很流暢,花朵之間有實有虛,非常具有層次感。有人驚歎,出自4歲稚童之手,實在難得。到十二三歲,她已經能剪比較細緻的大窗花。

“母親只在小學時學過美術課,沒有進行過專業性的學習,所有關於剪紙的心得都是靠平時無數次的剪裁中悟出來的。”孫靜萍說,由於熱愛窗花剪紙,母親接受傳統窗花剪紙的優點,吸收了民間繪畫和中國畫的技巧,不斷提高藝術水平,不斷地研究如何把一幅畫剪成一幅美麗的好作品,“她的剪紙工具就是一把自制的小剪刀,但一把小小剪刀,在一張張紅紙上剪裁出自己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

上世紀40年代,叢琳在煙臺市結婚生子,隨夫來到北京。新中國成立後加入北京工藝美術研究所專門從事剪紙的樣品創作和研究工作。

1955年,叢琳剪紙作品隨周恩來總理參加了“萬隆會議”,並獲得藝術展覽三等獎。當時叢琳剪紙出口海外,爲百廢待興的中國創收了不少外匯。叢琳設計樣子,然後有專門的工作組負責剪裁。那個時期,叢琳的剪紙創作處於“井噴”狀態,佔了《叢琳剪紙》一書近一半的位置。

一生謙虛大度 最憾沒有傳人

孫靜萍說,隨着母親剪紙名氣越來越大,有人看到叢琳剪紙的商業價值,建議她將剪紙作品投放到市場,但被母親婉拒,“她覺得剪紙不是爲了賺錢,就是喜歡。”

賺錢不喜歡,送人很大方,這就是叢琳的剪紙。她經常把剛創作的剪紙送給親戚朋友,或者送給有緣人。前些日子她在小區廣場上遛彎,一個年輕人聽聞她是剪紙藝術家,央求她送一幅作品當做他新婚的裝飾。叢琳也不認識這個年輕人,就在家裏連續琢磨了一段時間,創作了好幾張喜慶的剪紙,送給了這個小夥子。“家裏裝裱起來的剪紙作品,老媽都是把最好的送給別人。”

叢琳在剪紙界名氣很大,但是非常謙虛。每次孫靜萍看到別人的剪紙作品做不好的評價時,叢琳總說“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好。”除了藝術上謙虛,叢琳在教育子女上也十分謹慎。“她幾乎每天都很高興,看不出來有什麼煩心事兒。我曾經問她爲什麼,她說,"我這個歲數就光剩下想高興的事兒啦"。”孫靜萍說,母親這種快樂的性格也感染了他們幾個兒女。在平時的教育中,母親經常告訴我們,不管別人對自己怎麼不好,都不能用不好的態度對待別人,“把自己的影子端正了,才能好好曬太陽。”

剪紙給了叢琳活力,也讓她保持了健康,至今她去醫院檢查,各項指標大多達到正常,比70多歲的女兒身體還棒。“醫院的護士都說我母親是他們醫院的活寶,說不看我母親的資料看起來完全像60歲的人。”

雖然現在叢琳每天都很開心,可孫靜萍知道,母親對剪紙的心結一直沒解開,“由於母親一生沒能把自己獨特風格的剪紙藝術傳承下去,所以這麼美麗的剪紙藝術即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