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趣味美術 生活小製作 兒童製作 親子互動 陶藝製作 傳統手工 民間手藝 歲月綻放 創意與設計

廣西堆繡“中華巧女”黃肖琴和她的繡球技藝

欄目: 民間工藝 / 發佈於: / 人氣:1.6W

廣西堆繡“中華巧女”黃肖琴和她的繡球技藝

廣西靖西縣舊州街刺繡能手黃肖琴曾被全國婦聯授予"中華巧女"的美譽。今年六月份,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又授予她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的稱號。如今,黃肖琴的徒弟已經有好幾百個,近的有舊州街的,遠的到臨鎮臨村,許多人都通過製作、銷售繡球走上富裕之路。

廣西堆繡“中華巧女”黃肖琴和她的繡球技藝 第2張

"中華巧女"黃肖琴在精心繡制繡球。

黃肖琴,這位出生於一個民間手工藝家庭的婦女,採用傳統“堆繡”這一古老的刺繡工藝,創作出“堆繡繡球”,使繡球更爲立體。她把傳統12瓣繡球,創新爲30瓣,讓繡球更顯圓潤飽滿。過去的繡球多用棉布製作,容易褪色。她琢磨後以綢緞來做,使繡球色澤光鮮持久。她甚至做出了融合西方味的繡球,推出帶有聖誕圖案、抽象宗教圖案的品種。

廣西堆繡“中華巧女”黃肖琴和她的繡球技藝 第3張

"中華巧女"黃肖琴展示自己精心繡制的繡球。

由此,“中華巧女”、“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等美譽隨之而來,她帶上一批徒弟通過製作、銷售繡球過上好日子。在黃肖琴看來,繡球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和收藏價值,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特別是壯族文化形象的發揚光大。除了創新制作繡球,還要專業批量生產,讓這一文化符號傳播得更遠。當自治區“非遺”傳承人、“繡球王”朱祖線的背影悄然離去,在同一條舊州老街上,人們欣慰地看到一雙巧手帶來不一樣的“飛針走線”。

廣西堆繡“中華巧女”黃肖琴和她的繡球技藝 第4張

黃肖琴精湛的繡球技藝吸引了各地人士前來學習觀摩

廣西堆繡“中華巧女”黃肖琴和她的繡球技藝 第5張

黃肖琴和徒弟們正在製作繡球。

廣西堆繡“中華巧女”黃肖琴和她的繡球技藝 第6張

黃肖琴正在製作繡球。

廣西堆繡“中華巧女”黃肖琴和她的繡球技藝 第7張

舊州民族刺繡女童班學生在進行刺繡表演。

廣西堆繡“中華巧女”黃肖琴和她的繡球技藝 第8張

黃肖琴家賣的繡球受遊客青睞。

廣西堆繡“中華巧女”黃肖琴和她的繡球技藝 第9張

香港媒體記者採訪黃肖琴瞭解堆繡技藝。

繡花功力高方能成功

怎樣才能縫製出一個漂亮的繡球?黃肖琴邊示範邊說,首先是繡花能力要高,另外是縫接三角梭形時,每個大小都要平均,完成後的繡球纔會特別圓。除了普通的平繡,有一種難度特高的堆繡,現在已很少人懂得繡。黃肖琴說,這種堆繡,是先將線編織成一條綵帶,再用綵帶編織成立體的圖案,再縫在繡球上,有浮雕一般的效果,用堆繡繡成的繡球,往往比普通繡球要貴三倍。繡花的內容,有花鳥、文字及動物等,通常中間是題材,上面是飛禽,下面是走獸。

壯族制繡球二千年

繡球在壯族的歷史已有二千年,每年三月三,少數民族的節日時,少男少女對唱山歌,女孩覓得心目中愛郎,便將繡好的繡球拋給對方,作爲訂情信物。記者問黃肖琴,她有沒有按傳統拋過繡球?她靦?地答道:「肯定有送過,那時我才二十歲,覺得他老實忠誠愛上了,便送給他,後來繡球給小孩子拿去玩,沒有了。以前的繡球,小小的,很簡單,只有橄欖形的小圖案,亦沒有特別意思,大約兩公分直徑,不過,兩公分也有難度的。但繡球到今天可以作爲禮品,任何時候都可以送給人了。」

由於靖西繡球出了名,成爲一種商品,因此當地老百姓都開設家庭作坊,縫製繡球,有些是分工序縫製,有些還保留一個人縫製全個繡球的傳統,繡球改善了當地人的生活環境。黃肖琴說,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房子,她也有一間呢。現時黃肖琴有幾百名學生之多,差不多附近二十五個村的人,願意學的都可成爲她的學生。她笑說,傳統上繡球是女孩子的手活,如今若有男孩子願意學,她也不介意教,但她補充說,當地的男性,傳統都以雕刻爲業,例如她的父親,便是一位雕刻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