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趣味美術 生活小製作 兒童製作 親子互動 陶藝製作 傳統手工 民間手藝 歲月綻放 創意與設計

何時是開始創業的最佳年齡手工民間工藝教程

欄目: 民間工藝 / 發佈於: / 人氣:3.76K

流行的說法是29歲,趁青春有效期截止以前行動。否則,你將被打上“過期”的烙印。哈佛商學院傑弗裏·蒂蒙斯的統計顯示,創立高潛力企業的創業者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

何時是開始創業的最佳年齡手工民間工藝教程

進入互聯網時代,滿眼青春逼人的IT新貴,他們的成功來勢洶洶,彷彿讓人愈發緊迫地感覺到,創業要趁早。

來檢索幾個商業天才的起點:18歲,大一學生邁克·戴爾登記註冊了“戴爾電腦公司”,開始投入到自裝自銷電腦的生意中;19歲,比爾·蓋茨輟學後着手實踐他那富有預見性的夢想,創立微軟;20歲,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在車庫裏辦起了蘋果公司;同樣不到30歲時在車庫裏開始自己偉大事業的還有GOOGLE的兩位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賽吉·布林,以及他們最新收購的YouTube網站兩位創始人——27歲的華裔Steve Chen和 29歲的Chad Hurley??

不過,要相信創業青春最多40歲就要劃上句點,這不免令人沮喪。對那些已屆不惑之年者,難道商業之門果真要就此關閉?年齡會成爲一個充滿創業熱情的中年,甚至老年人挑戰自我的死穴嗎?

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要知道,創業成功的關鍵要素——創意、遠見、自發性,並不存在具體的年齡限制。我們同樣可以找到很多大器晚成者的成功範例:玫琳凱·艾施,45歲退休後投入了半生的積蓄,在一家不到50平米的小店裏開創瞭如今全球知名的 化妝品集團玫琳凱化妝品公司;雷·克勞克, 麥當勞創始人,52歲開創快餐連鎖模式,花270萬美元買下麥當勞餐廳的所有權,並將之推向全美國;山德士上校,肯德基之父,66歲開始二次創業,1009次的推銷失敗也絲毫沒有動搖他對成功的信念。

再來看本期二十位“後發創業”的大齡英雄,他們大都在45歲以後纔開始投身商業領域,也以其對成敗的不同闡釋證明了一點:何時開始都不晚!

由於自我發展歷程起點的經濟環境差異,這二十位大齡創業者的創業動因具有鮮明迥異的時代個性:

九十年代初期,鄧小平發表南方講話,倡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質改革,鼓勵私營企業發展。此時創業的大齡英雄們大都是一些不服老的機會等待者,他們充滿了對成功的渴望。當壓抑多年的激情終於找到了噴發的出口,他們緊緊抓住了時代的脈搏,義無反顧投身商海。這些人是天生的冒險家。

九十年代後半期,國企改革,職工分流下崗。這一階段的大齡創業者,大部分屬於被動型創業。對他們來說,創業的機會成本極低,不必爲放棄豐厚的薪酬和社會地位而患得患失。這些人往往會選擇小本生意起步,靠誠信和勤奮,慢慢積累財富和商業智慧,在不斷失敗和挫折中學習成長。

而二十一世紀初的大齡創業者們與前兩個階段相比,準備更加充分。他們普遍擁有豐富的行業資源和一定的社會地位,瞭解商業的規則和企業的模式,創業不過是他們實現更高追求和自我價值的一種手段。他們不僅有遠大的目標,更有清晰的商業模式,甚至還有堅強的團隊作爲後盾。

在開始深入瞭解這一羣體之前,由於過分着意“年齡”的影響,我們最初曾主觀地認爲,後發的起點可能讓他們畏懼風險,時間的緊迫沒有給他們留有失敗的餘地。與精力旺盛的毛頭小子們相比,他們會“穩健之餘缺乏創新精神,經驗老道但容易墨守陳規”。

結果當20個採訪結束後,這些臆斷卻沒能站住腳。

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比年輕人更能承受失敗的勇氣,“萬事皆可爲”的樂觀,一種由成熟智慧催發的創造力,和以下一些共同的關鍵詞:

活力。這羣60年代前出生的創業者,創業起始年齡的平均值超過50歲,普遍有過一段苦難的生活經歷。他們卻沒被磨平棱角。相反,他們在展開自己的事業時精力旺盛、充滿鬥志。銘萬網的創始人張冀光和馬爲民就說,“我們從不認爲自己63歲,而是53歲,我們經歷的十年文革要除掉,那十年我們要掙回來。”威漢營銷的女總裁陳一的精緻外形,也讓她看上去根本不像“知天命”之年。周君記的老闆周英明唯一的愛好是穿戴,儘管有時略顯時髦花哨,但卻讓他充滿活力。看淡年齡的劣勢,這讓他們看上去比同輩人更年輕。正是這種活力,支撐了他們持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激情與淡定。在這20位大齡創業者中,很多人早已擁有了令人羨慕的收入、資歷和地位。放棄已有的名利,要面臨高額的機會成本。做出這種選擇,乃是基於他們對建立人生新支點的期待,其證明自我的動力要遠大於追逐利益的渴望。在他們的血液裏,流淌着濃烈的激情和一種完全對立的淡定。這讓他們並不懼怕失敗,每一次失敗對他們而言,不過是一次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所失即所得,實踐、體驗過程的本身,同樣被他們視爲一筆寶貴的財富。所以53歲的馬妮,開了8年形體梳理連鎖店沒贏利,又屢屢被騙,卻一直在堅守和等待;55歲的趙申耗費七年心血打開了北京“吉野家”的市場,卻被日本東家踢出局,不服輸的他創立了“和合谷”,決心“用人生最後一次機會,去創建一個快餐方面的民族品牌。”

誠信。這一羣體於這二字的執着,近乎執拗。李士全開“成李記肉餅大王”,堅持用福臨門食用油炸油條,一斤黃豆就榨12碗豆漿;沒摸過電腦的孫安民,爲抵制 開發商違規運作、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爲,辦起了打假網站。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在中國傳統道德和價值觀的深刻影響下,這些大齡創業者普遍將誠信視作立身之本和爲人處世的基本準則,用這種執着規範着自己企業的商業道德。“每個人都有一個誠信賬戶,裏面的價值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別人說了算。一個企業,能夠保證50年後依舊存在,靠的絕對不是擴張的速度,而是穩定的效益和持之以恆的誠信。”華泰保險總裁王梓木的感言,亦是他們共同的心聲。

創新。別以爲思維活躍、創造欲旺盛這些特質只屬於年輕人。儘管很多大齡創業者沒接觸過新技術和流行的管理營銷技巧,但由傳統商業智慧和自發創造力引領的企業,在速度和規模上卻並不遜色。也許他們沒聽過“商業定位”、“品牌”、“捆綁銷售”、“個性化營銷”這些時髦的詞語,但他們卻早已將其精髓應用於自己的商業實踐之中。

當然,即使創業者的智慧、創造力和充沛的精力與生俱來,這些品質本身也只不過是一攤未經塑形的泥巴或空白的畫布。只有通過多年積澱相關的技能、知識、經驗和關係資源後,纔有可能被塑造成功,其中包含了許多自我發展的過程。由於時間侷限,這些後發創業者在自我發展歷程中還面臨很多難題:對新技術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有限;戰略與時間的不匹配導致其做成大企業的可能性變小;事業的承繼與理念承繼的矛盾;部分創業者對商業的理解過於感性帶來的損害??

講這二十位後發創業英雄的故事,不是想簡單歌頌他們的壯心不已,也不是要給懶惰者無所事事的理由,更不是倡議衆人非要等到青春消逝方纔行動。不過想立一面鏡子,驅趕那些習以爲常的怠惰。山德士大叔說,“人們因閒散而生鏽者比精疲力竭者多,如果我因閒散而生鏽過,我會下地獄。”

遲了不要緊,可別等到生鏽了下地獄。

推薦內容